不支持Flash
|
|
|
世界需要怎样的中国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31日 15:41 《资本市场》
◆实际上,中国如何自处就是针对“世界对中国的期许”的回应。而以更负责也更具合作精神的姿态进一步参与到全球化的进程中去,需要力促社会发展和解决和谐社会的隐患问题,或许可以作为“世界需要怎样的中国”的答案。 国两会,举世瞩目。从世界各大媒体的关注程度来看,中国对世界已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温家宝总理5日上午的《政府工作报告》更成为瞩目的焦点。如何重新认识中国,是世界其他国家的重要议题。而要了解中国,就必须认真对待中国做了什么,准备做什么?这恰是《政府工作报告》所回答的问题。 世界对崛起的中国有所期待。例如美国抛出“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利益相关者论”,IMF以及世界银行主张在其组织内中国的地位应该予以提升,而欧盟在环境保护问题上提出中国应该承担更多责任等。而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年均9%的速度增长,这一经济奇迹也成为世界各国探究的对象。例如1998年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就指出,印度必须向中国学习。这些都预示各国都已经意识到中国将对全球秩序产生重要的影响,不久前闭幕的“达沃斯论坛”上,这一切被归结为一个问题:世界需要怎样的中国? 机会与风险 在回答这一问题之前,应该先看看中国内部发生了什么。对于中国本身而言,过去一年是中国开展“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改革在反思声中继续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去年的两大重要主题,针对外界的“中国威胁论”或“唱衰中国论”,中国表现得更稳健务实,对改革而言,这是令人欣喜的姿态。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将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也预示着中国将进一步以开放的方式拥抱全球化、融入全球化。这也意味着中国将会以更积极的姿态来回应“世界需要怎样的中国”的问题。 但在中国积极姿态的背后,也应该看到改革存在的问题,并认真对待过去一年反思改革的言论。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过去一年政府工作中存在的四大问题,分别是经济结构矛盾突出,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一些涉及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解决得不够好,以及政府效率较低。对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失调来说,垄断性行业政企不分的情况存在,恐怕是根本原因所在。而这又直接关系到收入分配不平衡,造成低收入者“看病难上学贵”的窘境,对于和谐社会的建构而言,这是潜在的隐患了。 哈佛大学的经济学教授德怀特·珀金斯曾说:谁能真正解释中国的问题,谁就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这大概不是妄言。中国如何自处本身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从温总理指出的“四大问题”中不难发现进一步改革要推进的方向。对中国来说,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将至关重要。 如何自处决定世界期许 实际上,中国如何自处就是针对“世界对中国的期许”的回应。近来有言论分析中国未来的三种模式:可能会重蹈拉美的覆辙、走上日本的老路或者倒向所谓的印度模式。因为收入分配的严重不均是拉美国家的经济转型中遭遇的重大问题,中国当前的贫富差距问题让“拉美病”成为值得警惕的一种倾向;而日本在泡沫破裂之后,经济发展一直步履蹒跚,中国如果调控不当就会犯和日本一样的错误;人口数量上与中国相近的印度近年来的崛起对中国的冲击不小。MIT的黄亚生对比了印度模式与中国模式后认为,印度依靠本土企业的内源性增长会比中国依靠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更为持久,而另外一方面印度更为开放的政治体制从长期上带给经济发展的活力要远远高于中国。印度的潜力或许正是中国下一步的转型的一个方向。这三种模式带给中国的警醒和启示,都提醒政府需要在改革最难处坚持改革,有所作为。 正如兰德公司亚太政策研究中心的主管奥弗霍尔在给美中经济安全审查委员会的证词上所表示的那样:中国崛起的重要成效与美国崛起或日本与欧洲的复兴对于世界的成效是相同的,因为一个富裕的邻居总好过一个来自贫民窟的邻居。对于中国而言,要以更负责也更具合作精神的姿态进一步参与到全球化的进程中去,需要力促社会发展和解决和谐社会的隐患问题,这或可以作为“世界需要怎样的中国”的答案。 (作者为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