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崛起的人民币崛起的“中国概念”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30日 05:35 中国证券报

  □本报记者 王栋琳

  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良好预期,再加上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中国概念”正成为全世界炙手可热的投资品。

  汇改两年来,资本市场成为人民币升值的直接受益者。股市、房市、汇市,凡是印上“中国牌”的资产和货币价格,全线飘红。

  汇改使人民币成为世界尤其是亚洲范围内最受欢迎的货币之一。在一些人看来,人民币近似等于“只涨不跌”的货币,成为最“硬”的通货。在香港,人民币已经可以自由支付;在周边国家,人民币在交易和结算中的地位也在提高。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日益加深。

  

人民币升值速度的确很快。上周,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创出7.5596的新高,人民币自汇改累计升值幅度已超过7.28%。那么,人民币升值预期是怎样形成的呢?

  一方面,升值是对以往经济增长累积效应的集中体现。

  央行行长助理易纲认为,人民币升值的背后体现着中国经济增长的成果。例如改革开放以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得中国的东西比较而言显得太便宜了,或者说低估了。升值就是对这种不平衡做出的调整。

  既然“中国的东西”价值被低估了,升值固然是一条解决之路,涨价同样能够调整这种不平衡。资产价格、劳动力、土地、能源等要素价格都面临重估。股市和房地产价格上涨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另一方面,升值也体现世界对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良好预期。

  毫无疑问,人民币不是亚洲范围内升值最快的货币。以实际有效

汇率计算,人民币两年来升值速度落后于印尼、韩国、
马来西亚
、菲律宾、泰国等国货币升值速度。但人民币的升值预期却比以上任何一国的货币都更加高涨。(下转A02版)

  ■ 今日观察

  Comment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