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两只手之间的“战争”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0日 09:06 金融投资报
喜欢和一群老年朋友一起聚会的魏阿姨,昨天回来一个劲地抱怨:这物价已经涨得让人看不懂了!以往我们5、6个人在外头“打平伙”吃一顿午饭,每个人也就是花5、6元,现在吃同样的东西,没有10元都下不来。最恼火的是,有些东西,看看价格倒是没涨,但大碗换成了小碗,盘子换成了碟子,装食品的物件先“缩水”了;原先1元一个的牛肉焦饼,现在还是1元,但只有以前的一半大,“瘦身”了一倍。 正巧,魏阿姨学经济专业的儿子在兰州上班,闹得沸沸扬扬的“牛肉面限价”新闻出来以后,母子俩已经就“兰州牛肉面”和“成都牛肉饼”变形的价格,在MSN上你来我往的讨论了几个来回。 近来,关乎民生的肉价走了一个波折的曲线:涨了——被控制住了——又涨了——价格又回落了,但好像已经不能回到今年初的价格了。在这一系列的涨涨跌跌中,我们也看到了政府有关部门对物价的调控。但为何一个“兰州牛肉面限价”如一石入水,引起大波澜?这和物价,尤其是影响大众基本生存的食品价格的涨落,历来是考量市场是否有序的标准有关。 我们现在已经面对成为家常便饭的涨价行为和趋势。在看到市场调节的退步和政府调节加强的同时,在“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这一场新的博弈里,却有了更多的困惑和疑问: ——政府和市场在对待物价上涨的问题上,是让市场自我调节还是政府果断出手,这是一场新的“战争”吗?其实在民生问题上,更多的应该提倡一种“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无为而治”。在我们已经将很多市场——主要是和老百姓生活有关的市场——完全放开的今天,在这个市场中,生还是死,发展还是萎缩,涨价还是跌价,都应该由市场的供需说了算。如果不能控制住上游的油、米、面、肉的供给和价格,只拿牛肉面来限价,来说事,就只能被人们抱怨“水涨了不准船高”。如果限价的初衷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但做法却违背了市场经济的规律,岂不是好心办了错事? ——看得见的手管物价,现实效果看是“管死了鸡毛蒜皮”,却“管不住庞然大物”,是助长了社会不公,还是计划经济的还魂?饱受诟病的房价,今年以来是“一路高歌”,数据已经到了“不忍卒读”的地步:举一个典型的例子,深圳的平均房价已经突破了每平方米15000元大关,半年来上涨了50%。而房价上涨已经从沿海和主要城市蔓延到二级城市,则无异于“星星之火,已经燎原”。相比于涨了0.5元的一碗牛肉面,“买不起的房”是比“吃不起的面”更有霸气的,而那些财大气粗的房地产开发商,相比于薄利多销的小面馆老板来,更多了一份豪气。经济学家刘福垣对此论述,“我们现在市场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中期阶段,市场机制要求的是产品要按照价值规律正常的调整,而政府限价这还是恢复到计划经济的手段,它不利于市场主体的成熟,也不利于市场结构的调整。”有一句俗话,司令员不能把连排长的活干了,也许就是这个道理。 在此次的“牛肉面限价”风波中,一种说法是:牛肉面的价格就是最重要的民生价格。稳定牛肉面价格,既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也许,对兰州而言,这是正确的,但对中国已经处于物价“涨声一片”的市场而言,最大的经济问题,最大的社会问题,最大的政治问题,是关注老百姓的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实实在在的利益,从根本上改变老百姓的收入,从而对付上涨的物价。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要做的事还很多,能够为“看不见的手”提供一个正常健康的竞争环境,把市场的事交还给市场,远远比仅仅祭起“限价”的大旗要好得多。 现在两只手的“战争”,也许还是我们发展中要经历的“阵痛”;而两只手的“各行其是”,结果可能是真正的“多赢”。华 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