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合资券商加入挖角 保荐人身价骤增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9日 11:27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本报记者 商文

  将目标瞄准投行业务的合资券商,似乎找到了一条对抗本土券商行之有效的战术。

  近段时期,合资券商对本土券商,特别是知名的大型本土券商发起了一轮保荐代表人挖角大战。而在这场对阵中,本土券商大多遭受了损失。据记者了解,多家知名本土券商均不同程度地品尝了人才流失之痛,个别券商的保荐代表人队伍甚至进行了大换血。

  高于本土券商两到三倍的收入,优厚的福利待遇,合资券商为挖角开出的条件在投行业内已经成为众人皆知的秘密,并为大家所津津乐道。一位投行人士告诉记者,在投行业内,合资券商已经成为高收入的代名词,几乎每个人都希望能得到进入合资券商的机会。

  极具诱惑力的收入福利,让合资券商在与本土券商“人对人”的较量中占得了上风。“从我身边的情况来看,合资券商每次出手几乎是百发百中”,某著名本土券商的投行人士对记者说,“虽然公司出面多次挽留,但保荐代表人还是一个接着一个地离开。”

  尽管本土券商表示对于跳槽行为能够理解,但对于合资券商来势凶猛的抢人大战,以及保荐代表人的接踵离开,仍多少显得有些无奈。某券商投行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合资券商的高薪挖角行为使得保荐代表人的身价水涨船高,在业内引发了恶性竞争。尽管本土券商已经提高了保荐代表人的收入水平,但仍然无法与合资券商相比。

  业内盛传,某刚刚成立不久的合资券商为了抢夺保荐代表人开出了年薪300万的天价。

  “一下子招揽如此多的保荐代表人,又付给其天价的年薪,意味着公司要为此承担一笔巨额的支出。而运作一个项目的周期一般为4个月,短期内,保荐代表人根本不可能带来如此高的收益。对于以盈利为目的公司的来说,多少有点解释不通。”业内人士指出。

  显然,不惜一掷千金的背后隐藏着更深的用意。目前,我国实行的是

证券发行上市保荐制度。中国
证监会
只受理保荐机构提交的证券发行上市推荐文件,而保荐代表人的数量成为保荐机构资格认定的必要条件之一,这使得保荐代表人成为重要的业务资源。

  在券业大门尚未对外资开启前,对于保荐代表人的竞争表现在国内大券商和小券商之间。而随着外资券商进入内地市场的禁令逐步解除,这一竞争开始转移到外资、合资券商与本土券商之间,券商投行业务的结构性分化将进一步明显。

  业内人士指出,如果现行的保荐制度不尝试做出一些变革,券商在保荐代表人上的争夺将越来越激烈。抬高保荐代表人身价的同时,投行业务的运作成本也将随之增加,行业将陷入恶性竞争。而在这一过程中,损失最惨重的将是本土券商。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