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香港联交所的前世今生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9日 16:26 证券日报·创业周刊
周勘 香港最早的证券交易可以追溯至1866年,在香港开埠初期就已出现。 香港第一家证券交易所——香港股票经纪协会于1891年成立,1914年易名为香港证券交易所。 1921年,香港又成立了第二家证券交易所——香港证券经纪人协会。 1947年,这两家交易所合并为香港证券交易所有限公司,那时香港的证券交易主要由英国人管理,上市公司也多属英资企业。 到60年代后期,随着香港经济的起飞,中资公司对上市集资的需求越来越大,香港原有的一家交易所已满足不了股票市场繁荣和发展的需要,1969年以后相继成立了远东、金银、九龙三家证券交易所,香港证券市场进入四家交易所并存的所谓“四会时代”。 1973~1974年的股市暴跌,充分暴露了香港证券市场四会并存局面所引致的各种弊端,如四会竞争造成上市公司质量下降,四会各自独立运作造成交易效率降低,当局监管不易。市场投机成分过重等等。为加强对香港证券市场的统一管理,香港当局从1974年起提出四大交易所合并的设想,1986年3月27日,四家交易所正式合并组成香港联合交易所。4月2日,香港联合交易所开业,成为香港唯一的证券交易所,并开始享有在香港建立、经营和维护证券市场的专营权。 香港联合交易所成立之初的香港经济环境其实并不轻松。当时,中英两国刚于1984年前签署了关于香港回归的联合声明。虽然香港的未来走向已经非常明确,但是对于已经熟悉这块土地上旧有规则的很多香港人来说,原有的经济规则是否还能保持下去,成为他们对未来香港经济的最大担忧,恒生指数也始终在低位徘徊。当时的港英政府为了增强民众对港元的信心,将港元和美元挂钩。 1986年下半年,香港的经济开始起步。1987年10月1日,气势如虹的恒生指数冲上了3949.73点的高位,但是还没等兴奋的股民将自己挣到的钱捂热,仅仅18天之后,由于全球股市崩溃,香港股市随即下跌300多点。尽管联交所紧急停市四天,但等到重新开市时,恒指还是在一天内暴跌了43%。香港经济再次遭遇打击。 90年代后,香港股市开始受惠于内地市场的开放。1993年,青岛啤酒成为首家在香港上市的内地企业,被香港股民称为“红筹股”。而当时,联交所里最受热捧的股票就是来自于内地的“红筹股”。随后的1997年,更堪称香港股史上的“红筹股年”。据联交所的统计,1997年香港证券市场的集资金额打破历史纪录,全年集资超过800亿港元,其中逾9成为红筹国企公司所筹资金。 但是,还没等香港回归带来的股市利好让恒生指数在高位站稳,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就席卷了香港。恒生指数一年之内下跌超过10000点,跌幅近60%,为此,特区政府不得不动用1100多亿港元的外汇购买港股以稳定证券市场。同时,中央政府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政策,也成为香港抵御金融危机的坚强后盾。 但是,2001年“9-11”事件导致的全球经济衰退,2003年SARS的影响,还是让香港的股市持续低迷。2003年4月份以后,随着SARS影响的结束和全球经济回暖,大量外资开始重新流入香港市场。 2006年,继交通银行和建设银行在香港上市之后,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也登陆香港股市。这些大型内地红筹股在香港的上市,给香港股市注入了新的动力。特别是工商银行在内地、香港共筹集资金191亿美元,刷新全球首次公开募股的纪录,同时也令香港去年全年首次公开招股集资额超过3000亿港元,超越纽约,成为全球排名第二的证券市场。 以市值计算,眼下香港交易所在全球排名第7位,亚洲排名第2位;以融资金额计算,香港交易所在全球排名第3位,亚洲排名第1位。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