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紧缩 下半年货币政策主线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3日 04:18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 郑晓波

  “工业增长偏快,外贸顺差过大,投资增速继续在高位运行,流动性过剩问题依然突出。”上周三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对当前经济运行的描述,表明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偏快的势头并未改变。对此,业内专家也纷纷表示,为防止经济过热,央行在下一阶段仍将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但考虑到中长期高额贸易顺差将仍持续,流动性过剩的局面短期内将难以根本解决。

  前5月贸易顺差857.2亿美元、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25.9%,5月份CPI同比上涨3.4%、广义货币(M2)供给量仍然高于16%的目标,种种数据表明,目前我国经济运行仍然偏快。

  对此,业内人士纷纷预测,央行将出台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以抑制货币信贷增长和固定资产投资,回收金融机构过剩的流动性,因此,紧缩的货币政策依然是下一阶段的主基调。

  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王庆指出,从最近公布的各类数据看,

中国经济增长很强劲。从外部环境来看,美国和欧洲的主要经济数据也非常强劲。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有关部门很有可能会发起新一轮
宏观调控
,防范经济过热。

  “面对当前货币信贷增速仍较快的局面,预计下半年央行还会继续使用数量型工具,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与发行央票以对冲流动性,年内还将调高存款准备金率数次。同时,通胀压力仍将持续,年内将可能加息1-2 次。”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分析说。

  交通银行发展研究部近日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也指出,下半年,央行货币政策将稳健偏紧。其基本特征是:在继续运用数量型政策工具和做好总量调节的同时,注重价格型工具的应用和结构调节。报告预计,下半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可能提高2-3次,4季度初以前存贷款基准利率可能再次提高1-2次。

  从流动性管理的角度看,对于加息这一政策,

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华民博士认为,作为价格调整的加息会诱使境外投机资金流入套利,从而导致流动性增加,结果不仅不能起到缩减流动性的目的,反而会导致更多流动性泛滥。他认为,央行对货币供应的数量调整如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显然要优于加息这一价格工具。

  但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余永定指出,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加强对冲等数量型工具必然使低收益资产在银行总资产中的比重越来越高,从而导致银行的总体盈利水平下降。在资本充足率上升和上市的条件下,商业银行的盈利压力日益增加。为了抵消不利影响,商业银行必然尽可能扩大贷款规模,增加高回报和高风险的业务活动。

  可以看出,无论是动用数量还是价格工具对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都存在一定缺陷。对此,不少专家还提出,在当前市场流动性充裕的情况下,纠正存款负利率的最有效方法是取消利息税。

  但中国税务学会理事杨卫华认为,国家恢复征收利息税的初衷主要是为了鼓励消费和投资,缩小贫富差距,减少财政赤字。过去储蓄存款上升,不能认为利息税没有作用,现在储蓄存款大幅下降,市场流动的资金增多,也不能指望取消利息税就能解决。

  对此,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日前在一次会议中指出,流动性过剩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解决流动性问题也需要综合手段,仅仅依靠货币当局,继续沿用现有政策手段来应对流动性问题难以奏效。

  业内人士认为,造成流动性过剩的根本原因是巨额双顺差,而双顺差问题在短期内无法解决。哈继铭表示,随着中国出口结构升级,出口竞争力持续提高,中长期看,我国出口仍将保持强劲,贸易顺差难以大幅下降。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早在5月份的一次会议中就指出,针对国际收支不平衡加剧、外汇储备增长加快、资金流动性过剩的问题,“我们正在采取综合措施积极解决”。事实上,为抑制贸易顺差高增长,缓解流动性过剩问题,今年以来,有关部门在动用多项货币政策工具的同时,也采用调整进出口税收、节能减排等多项财政、行政政策。可以预见,今后宏观调控仍将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缓解流动性过剩给经济带来的压力。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