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反思5·30事件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2日 11:43 《商务周刊》杂志

  交易成本过高,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劣币驱逐良币”,真正的守法者“玩不起”了

  □文 缥缈

  5月30日,财政部宣布自当日起上调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由0.1%调整为0.3%。市场随之震荡,跌势异常凶猛。

  中国股市终于开始调整了,建议大家慎重地对待年内的行情,当政策面发生突变,市场剧烈震荡的时候,最好的办法是关注风险,防范市场“过度调整”。

  从5月30日到6月1日,A股市场“惨烈”收场,大盘跌幅8%,但是个股跌得很惨,累计跌幅超过交易所规定的“异动”标准、并且发布异动警示的

股票,达到820只;下跌家数、点数,以及当周成交量,双双刷新记录。

  6月4日,两市超过半数的股票跌停;6月5日,上证探到了本轮下跌的底部3404点,沪深两市在盘中只有25只股票是红盘,1000多只股票“撞板跌停”。

  在私下场合,人们已经用“股灾”形容“5·30事件”;直到6月5日下午收市,在网络博客和其他言论渠道,仍然充斥着各种传言与猜测……

  市场调整,只说明在短期内,大资金对于印花税的上升相对谨慎。在我看来,印花税的上调,是一个长线的利空因素。在股票与资金“双管制”市场里,对苦苦挣扎过来的人来说,谁能想得到交易税的上调,将会为这个市场带来什么?

  首先,根据业内计算:截至5月30日,5月份平均每天成交额为3169亿元;如果以后的成交额保持这个水平,每个交易日股民要缴纳印花税19亿元;2006年,共有240个实际交易日,今年相差不会很多,那么,计算到明年的5月底,仅仅印花税一项,可以达到4560亿元——相当于2006年国家总税收的13%。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以当前真实的散户交易成本计算,在沪深股市,现在只须交易56次以后,你的交易金,就被吞蚀完毕。举例来说,如果你的本金有两元钱,每次拿出一元钱为交易金,买卖股票,算你不亏不赚,那么交易56次以后,你的交易费用累计,大约就是一元钱。

  其次,2006年,上市公司的利润总和为3892亿元,其中属于流通股部分的利润只有大约800亿元。也就是说,2006年上市公司的全部利润尚且不够交付印花税。

  交易成本过高,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劣币驱逐良币”,真正的守法者,确实玩不起,特别是当趋势走熊的时候,个别券商就会重新走上与客户“对赌”的老路,甚至“私设盘房”。其中的风险之大不言而喻。

  其三,5月23日,出于对股市、股民负责,财政部、国税总局联手出面辟谣,语调坚定地告诉大家,“不会调高印花税”。然而,就在辟谣后的“第7日”,调高印花税的政策竟然在30日零时宣布“开始实行”,颇有点神出鬼没的味道,以“半夜鸡叫”的手段给了市场一个猝不及防。

  我们的国家,特别是政府机构,更应当维护市场的大环境,严格各项制度,在任何路段,前车“猛踩刹车”之前,必须示意一下后车,必须给个信号,防止后车追尾,发生重大

交通事故

  可以这么说,以我们今天的技术条件,完全可以满足更高的信息管理。再重要的政策也应当有一个提前量,否则,市场就会失去方向,失去节奏与步调,进而失去信心。

  当然,市场总会有突发事件,但我们可以借鉴海外的经验,比如“9·11事件”发生时,华尔街以长期休市来应对。我们也要有危机意识,也有必要建立相应的休市条款,建立安全机制、“熔断机制”。该休市时必须休市,从而把不可预见的外界冲击所带来的市场波动降至最小。

  其四,在社会心理学上,有一个解释,我们称其为“退场效应”。比如有很多人参加一个大型聚会,时间持续已经很久,但大家表面上仍然保持社交的礼仪,谁都不好意思提议先走。正在这时候,看见主人起身,这时,几乎所有的人都感到总算可以结束了,于是纷纷起身告辞,然后一哄而散。事后主人说,“其实我只是想去洗手间而已。”

  在我看来,“5·30事件”也触发了非常类似的退场效应,市场之所以发生短线风险,这就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如果大家都这么想了,只需要一件看上去非常不起眼的小事,甚至比印花税更小的小事,也足以将其触发。

  其五,在我国,长期以来

资本市场一直都受“歧视”。表面上看地位似乎无可挑剔,但是实际上股市并不“受宠”,也不“当家”,“5·30事件”就是最新的证明。

  对于我国如此庞大的低档产品制造能力、无限供给的劳动力、对自然资源无限制的消耗力以及近乎于病态的分配体制,已经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接近于“空白”的国内消费需求;除了中国股市,所有的行业都在消费人民币,这就等于是从中国股市借钱出去。如果中国股市就此走熊,再也借不出钱的时候,就会摧毁最后的消费资源。

  当然,如果股市自身的发展有问题,那就不是跌不跌、或是押大还是押小的问题,而是其他性质的问题了。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