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溢价没有所谓合理水平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2日 05:26 中国证券报

  □法兴证券(香港)有限公司董事 李锦

  相信大部分投资者都知道权证是有溢价的,而溢价的意思大家也可能十分清楚,是反映持有权证至到期,相关正股要较现价变动多少,权证才可达到盈亏平衡。

  部分投资者拣选权证时,非常重视溢价的高低,然而,单以低溢价作为拣选权证的最重要考虑因素是否绝对正确呢?知道了溢价是权证的盈亏平衡点,又是否代表已完全掌握溢价背后的真正意义呢?

  有些投资者利用溢价来衡量权证价格的高低,如溢价较低,便认为权证价格便宜。但其实在权证定价的公式中,根本不存在溢价这因素,也就是说溢价与权证价格的升跌,基本上是没有直接关系。

  权证价格主要受五大因素影响,包括正股价格、剩余时间、隐含波幅、利率及股息,而溢价只是在得出权证价格之后,引申出来的一个参考数据,不同条款的权证有不同的溢价,没有一个所谓合理的溢价水平。

  在五个因素之中,正股价格是最主要因素,以认购证为例,当正股价格低于其行使价便可称之为价外证,而高于行使价则为价内证。愈价外的权证,溢价便愈高,因权证本身没有内在值,即全部是时间值,持有权证至到期,需要正股出现较大升幅,令权证由价外变为价内,并要产生足够的内在值,以抵消原先所付的时间值。相反,愈价内的权证,其时间值所占比重愈少,故溢价或盈亏平衡点便可较低。

  再谈剩余年期这个因素,权证的年期愈长,时间值愈多,溢价便愈高;而年期愈短的,则时间值愈少,权证价格愈贴近其内在值,溢价便因而愈低。

  因为以上两个主宰溢价的因素,一些爱追逐低溢价权证的投资者,往往会不以为然拣选了一些短期而价内的权证。短期价内证的特性是高风险、高回报,但投资者取低溢价的原意可能是想保守一点,明显与其取向相违背,这说明了单凭溢价高低未必能筛选出适合自己的权证。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