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流动性过剩不如流动性膨胀准确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1日 04:14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所长李扬:流动性过剩不如流动性膨胀准确

  证券时报记者 闻 涛

  本报讯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所长李扬昨天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表示,我国外汇储备的高速增长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这些因素多属于制度性和实体性,并具有长期性。这不仅意味着我国的外汇储备增长可能成为一个长期趋势,而且意味着,国际收支顺差和外汇储备的增长并不能通过短期的政策措施调整予以有效消除。

  他说,作为国内储蓄长期高悬之结果的流动性膨胀现象,其所以出现并愈演愈烈,与我国实行强制结售汇制以及中央银行独揽外汇储备管理权的体制密切相关。因此,改革外汇储备管理体制,隔断外汇储备与货币供应的直接联系通道,是弱化流动性膨胀弊端的主要入手处。

  李扬认为,目前外界所熟悉的“流动性过剩”实际上是一个不太科学的提法,他主张用“流动性膨胀”来代替“流动性过剩”,因为前者包容了货币供应因流动性提高而增加的情况,同时包容了货币流通速度因流动性提高、支付清算制度改善、金融市场发展和金融创新深化而改变的复杂情况。

  他表示,可贷资金增加是流动性膨胀带来的现象,而储蓄大于投资则是可待资金过剩的根本原因。李扬建议,解决这个问题可从收入分配的角度寻找出路。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逐渐提高劳动报酬。对此,尤为重要的是,完善有关最低工资标准的规定,并严格执行之。事实上,在一些地区出现的“

民工荒”已经反映出我国提高劳动报酬的要求。

  另外,为解决外汇储备增长带来的货币被动投放问题,李扬建议对我国外汇储备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李扬指出,就持有主体多元化而言,就是要将原先集中由

人民银行持有并形成官方外汇储备的格局,转变为由货币当局(形成“官方外汇储备”)、其他政府机构(形成“其他官方外汇资产”)和企业与居民(形成“非官方外汇资产”)共同持有的格局。通过限定货币当局购买并持有的外汇储备规模,有效地隔断外汇资产过快增长对我国货币供应的单方向压力并据以减少流动性,保证货币当局及其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不过他也指出,“藏汇于民”的改革战略一经启动,必然就要面对外汇市场参与者增加、外汇交易量增加、外汇交易工具增多、以及市场主体决策函数多样化的问题。这种结构的变化,必然会造成

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增大,进而会增加货币当局调控外汇市场和人民币汇率的难度,对此要有充分的准备。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