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全国到2020年将完成农地整理不少于6.5亿亩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0日 16:34 中国证券网

  新华网成都6月20日电(记者王立彬)为实现全国耕地保有总量18亿亩的目标,我国将力争到2020年完成农用地整理不少于6.5亿亩,新增有效耕地不少于2500万亩。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王世元20日在此间的第十五期国土资源管理市长研究班上说,国家将坚持以建设促保护,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土地整理专项资金主要用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并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作为重 要内容。东部地区以建设高标准农田为主要任务。中部粮食主产区以保护和提高基本农田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主要目的。西部生态脆弱地区加大对平坝和缓坡耕地的整理力度,加大对“坡改梯”、淤坝地以及对出现沙化趋势耕地的建设和整治力度,力争实现一人一亩口粮田的目标。

  王世元说,我国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的总潜力为2亿多亩,其中1亿多亩宜耕后备资源多分布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质量差、开垦难度大、生态环境限制因素多,今后补充耕地的主要途径也是要靠土地整理。我国土地整理补充耕地的潜力,不低于8300万亩。其中通过科学合理规划,整治道路沟渠,平整归并零散地块,充分利用零星土地,可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不低于4300万亩。通过对现有农村居民点逐步实施迁村并点、治理“空心村”、退宅还田等整理措施,可以增加有效耕地不低于4000万亩。

  土地整理对实现耕地占补平衡,落实耕地保护责任目标,确保18亿亩耕地的红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999年至2006年,全国共补充耕地面积3525万亩,其中1270多万亩是通过土地整理补充的,同期补充的耕地大于建设占用的耕地面积。“十五”期间,国家投资土地整理项目建设规模2400多万亩,新增耕地500多万亩,超过同期全国灾毁耕地的面积。土地整理后,项目区农田普遍成为旱涝保收的高产稳产农田,生产能力普遍提高10%至20%,生产成本降低5%至15%。即使按10%计算,全国每年通过土地整理增加的粮食产能,相当于增加400万亩耕地的产出。仅国家投资的土地整理项目,实施范围就惠及1200多万农民,新增耕地可以解决390多万人的长远生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