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不能过度解读个别月份CPI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2日 03:4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第一创业 刘建岩

  结合各种传闻和我们的分析,估计5月份的CPI涨幅在3.3%-3.5%之间。由于之前周小川曾较为明确地指出过 “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主要是根据经济的通胀情况”,而同时可以肯定5月份的CPI指数会相对较高,由此引发了市场对于央行近期会再次加息的预期浪潮。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周小川本次表述中还尤其强调了食品只是物价指数的一部分,央行需要关注整个CPI的情况。

  我们认为,央行今年有再度加息的可能,并且也有加息的必要,但所针对的应该是整体物价水平可能持续上涨的压力或趋势,而本次由于供给冲击所造成肉蛋价格飙升不能说明整体物价水平的上涨情况,且加息也并不能迅速、有效地平抑由供求冲击所引起的肉、蛋、油价格的上涨。因此,虽然粮食价格在中长期内趋于上涨和上游价格向下游的传导,使央行有必要再度适时采取加息,但是我们不能通过过度解读个别月份的数据来进行判断。

  随着央行今年以来两次加息,债市收益率曲线已经有了较大幅度的上升,而以中长期尤为明显,收益率曲线愈发陡峭化。我们认为,虽然加息是推高债市收益率的直接动因,但是显而易见收益率并不是随着政策出台而即时变动的,真正对推高收益率有着较强作用的是“加息预期”。回顾今年前两次加息,以10年期金融债为例,政策出台前的市场预期均使其收益率上升约30个bp,大大超过政策公布后的波动。

  当前市场仍预期会再次加息,且预期作用已经再次使10年期左右的长期债券收益率大幅上涨。这一上涨是对下次加息的提前消化,因此可以说,目前的长债收益率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包含了下次加息的影响。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