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股市和房市不对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4日 12:40 金融投资报

  楼市和股市都是吸引热钱的地方,很多投资者相信,股市一旦低迷,热钱绝对不会流进银行,而是会流进楼市;反之亦然。对于这一点,巴曙松认为从发展趋势来讲,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会越走越近。

  6月2日下午,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巴曙松在成都2007城市中心房产物业投资增值报告会上称,从短期来看,股市和楼市呈现的“跷跷板”效应开始减弱;而从长期来看,股市和楼市将互动。

  “跷跷板”效应开始减弱

  巴曙松指出,目前,我国的

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是最热门的两大市场,吸纳了民间大量资金。按照常理,两大市场应该呈现出明显的“跷跷板”效应,但他却发现这种效应在减弱。

  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新现象的出现?巴曙松认为,目前的房地产市场火热也好,股票市场持续走牛也好,都是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一个必然结果。就是说,

房价不是
开发商
炒上去的,股价也不是投资者炒上去的,它反映了一个社会对制度化变革的认可。房价的上涨已有七八年的时间,源于我国福利性分房制度的终结,市场化住房制度的开始,人们的住房观念有所转变。“目前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类似于前些年的中国台湾和香港,处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经济连续20年高速增长,贸易顺差越来越大,提高了市场对敏感性投资产品———住房、股票的关注度。”

  巴曙松同时认为,投资房市和股市的群体不一样,买了房子的不一定要买股票;相反,买了股票的也一定要买房子。当然,两大群体可能也有交错的部分,但估计所占比例不会太大。

  “如果仅有股市与房地产两个投资渠道,解决不了中国目前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巴曙松说,一个合理的投资路径,可能是先把钱拿去买房子,再把房子抵押到银行,然后用抵押的钱去炒股。当然,这蕴含着极大的风险。但从投资角度来讲,也有它一定的合理性。所谓仅用股市来分流楼市的资金显然是不现实的设想。在两种投资渠道都能获益的情况下,投资者当然有可能会对两者都加以考虑。因此,股市的火热对房市资金的分流现象不是很明显,“跷跷板”效应开始减弱。

  股市和楼市“裙带关系”

  巴曙松表示,不宜将股市和房市对立起来。股市红火之后,上市公司的扩张也在同步推进,资本正在促使这些地产公司规模“升级”。有统计资料显示,2006年,至少20家已经上市的地产公司在资本市场上吸纳了超过200亿元资金。当这些资金流入土地市场,便成了地价的拉动器。在股市与楼市所形成的经济链条里,隐存的规律是:无论是楼市还是股市,其对资金的吸引力可能并不会因某个市场的突然兴起而出现此消彼涨的现象,相反,两个市场都会吸引更多资金进入。

  对于人民币持续升值将给我国房地产市场带来何种影响一事,巴曙松认为,人民币持续升值必然带来人民币资产的价值重估,楼市和股市又是人民币资产体现最直接的地方,炒房还是炒股,正成为中国投资者新的困惑。“从发展趋势来讲,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会越走越近。”巴曙松建议投资者应该根据自已的家庭资产状况有一个合理的配置。

  本报记者杨子江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