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监管层收紧借壳风 券商转道IPO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4日 10:01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李进 近日,本报记者获悉,管理层对券商借壳上市的审批正在收紧,前期热炒的券商借壳概念有望藉此冷静下来。 与此同时,IPO逐渐成为一些优质券商选择。 记者了解到,华泰证券、东方证券和银河证券即将搭上券商IPO第一趟快车,而原计划先增发后上市的招商证券也放弃了内部增发计划,直接进入IPO程序。 借壳收紧 最近,广发借壳S延边路(000776.SZ)的复牌时间一推再推,市场颇多猜测。记者从广发内部了解到,目前广发借壳的方案按照流程已经到了证监会股改办,“如果顺利,近期将会复牌”。 而其它蜂拥而出的券商借壳,似乎就没有那么幸运。 有消息称,监管部门对于已经上报了方案而尚未停牌的,原则上不再批准。 记者采访的一位监管部门的人士并未对上述消息给予证实。他称,目前对于券商借壳的审批非常谨慎,主要精神还是此前规定的三个条件。 上述人士所说的三个条件是指,“净资本不低于8亿元;最近两年累计盈利不低于1亿元;至少一项主要业务指标进入行业前20名”。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A股中有10家公司因为券商借壳而停牌,其中,都市股份(海通借壳)、S前锋(首创借壳)和成都建投(国金借壳)已经先后复牌。 而获批的仅为成都建投一家。 此外,包括S延边路、S*ST集琦、ST长运、西水股份、S锦六陆、S*ST石炼和S*ST化二等六家上市公司均已因为券商借壳进入停牌阶段,除广发证券借壳S延边路可望近期复牌外,其他六家券商借壳计划的审批情况不得而知。 有券商投行人士告诉记者,事实上,除了上述进入公众视野的9家借壳券商外,还有10家左右券商正在商讨借壳事宜,部分已经上报了材料,但监管部门还没有给予停牌的信号。” 记者采访获悉,鉴于目前不少上市公司借券商借壳之机,哄抬股价,操作市场,为了保护相关各方的公允性,体现公平的原则,监管部门对于券商借壳计划的审批“将逐渐收紧”,但是“并不意味着将实现‘一刀切’的做法”。 4月13日,来自监管部门的消息显示,近期证监会将对于内幕交易的行为进行彻底查处。 华泰、银河、东方转道IPO 来自上交所的消息显示,华泰证券、银河证券和东方证券的上市计划已经进入实质性阶段,有望成为第一批IPO的券商。 记者近日在南京采访时获悉,之前曾经身陷借壳传闻的华泰证券增资扩股已近完成,增资后公司净资本将有望翻倍,公司有望成为2007年首家IPO的券商。 华泰董事长吴万善也公开表示,今年公司将继续围绕“建立以营销网络为基础的证券控股集团的战略目标,加快增资扩股和上市步伐”。 值得一提的是,据华泰证券2005年年报显示,公司2004年亏损1.97亿,如果公司在2007年上市则无法满足“连续三年盈利”的IPO门槛。 有市场人士分析认为,尽管截至2006年连续三年盈利的券商约为20家,但是部分券商可以按照新的会计准则进行适当追溯,为IPO扫清障碍。 相比之下,东方证券从去年年底就开始了上市前的增资扩股的计划。具体方案是老股东按照10:5的比例进行配股,每股价格为1.36元。 和上述两家券商不同的是,银河证券在IPO之前经历了较为复杂的重组过程。数据显示,银河证券以1万亿的股票基金交易金额列2006年券商排名第一位。 4月11日下午,招商证券召开股东大会,公司决定将在近期启动IPO项目,原计划中IPO之前的内部增发计划被取消。 据了解,招商证券此次IPO的投行将由高盛高华担任。 事实上,去年8月招商证券已经完成了一轮增资扩股,7家股东对招商证券进行增资,使得公司的注册资本达到32.27亿元。增资后,招商证券2006年底的净资本以34.9亿元列同行业的第三位。 公司2006年未经审计年报显示,当年实现净利润10.4亿元。招商证券一位内部人士透露,公司今年一季度仅经纪业务的盈利就超过10亿元,“全年预计净利润会达到50亿元”。 分析人士认为,随着A股牛市的持续,券商成为市场的最大赢家,出于规模扩张和融资的需要,券商自身上市将蔚然成风。 (本报记者刘欣对此文亦有贡献)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