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比股市泡沫更重要的是警惕赌博经济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7日 03:08 第一财经日报

  本力

  进入2007年以来,媒体、坊间谈论股市“泡沫”者众,关于“泡沫”的言论不绝于耳,有的来自投资银行分析师,有的引于政府官员,经济学家也有各种见解。

  其中,尤以两个重量级人物的参与引人注目,其一是被称为投资大师的外国人罗杰斯,其二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先生。两个人发表了中国股市有泡沫的言论后,似乎A股应声下跌。而2月5日,高盛发表的经济分析报告则认为,中国股市的“泡沫论”并不成立。报告表示,中国股市上涨基于基本面的支撑,近期的牛市是由实际利率偏低、人民币被低估、非市场化的供给等因素推动的。

  近几年,媒体上不乏见到“泡沫”两字,只不过焦点从楼市和书画拍卖市场转向了股市而已。前两个市场与股市的区别在于,后者需要的资金门槛更低,流动性更快,参与者更广,社会影响更为剧烈。如果说楼市和书画拍卖市场还有自住和收藏的真实需求,那么股市中买卖

股票者几乎都是赚取差价的投机客。但是,当大家都在谈论泡沫并受“泡沫”论的影响时,却并不太了解何为泡沫。

  其实,作为对实体经济的估值差异,泡沫并没有那么可怕。泡沫往往和繁荣如影随形。在连续多年的高速增长和本币缓慢升值双重推力下,人们通过资产升值获得收益的可能性大为增强。近年来,中国资产价格上涨带来的巨大收益在房市和股市上都得到了显著表现。而中国的利率又如此之低,在这种情况下,人们预期资产涨价实为理性行为。中国的银行积聚着16万亿元的个人储蓄,储蓄资金转换为资产,又必然进一步推进资产价格的升值。当人们逐渐尝到甜头形成一种理性预期,“非理性繁荣”便不可避免。

  去年A股市场以130%的涨幅令人惊叹之后,今年元月份以来搅动起的全民炒股(包括买基金)风潮就更加猛烈。根据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的权威定义,泡沫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一种或一系列资产在一个连续过程中陡然涨价,开始的价格上升会使人们产生还要涨价的预期,于是又吸引了新的买主——这些人一般只是想通过买卖牟取利润,而对这些资产本身的使用和产生盈利的能力是不感兴趣的”。如果按照这个定义,在实体经济的快速、稳定增长前提下,泡沫只是一种套利的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的表现形式。

  比泡沫更重要的是泡沫对人们行为直至对社会文化的改变。古谚有云,“富贵险中求”,中国向来有赌博经济的文化土壤。这种赌博经济一旦形成气候,对个体行为很难约束。泡沫广泛存在形成赌博经济,并成为社会的一种泡沫文化,这不但会影响个体的行为模式,也对社会的激励机制起到负面作用,更对传统的价值观构成冲击。

  赌博经济的问题涉及整个社会的激励机制,与微观个人和企业组织相联,这也能解释道德风险的恶化。笔者曾就日本经济十年停滞的原因,请教过一位金融学家,他的答案恰恰不是投资过热、金融自由化、日元升值等,而是认为根本在于日本微观层面的激励机制出了问题。在这种赌博经济泛滥年代,许多人丧失了务实态度和创新精神,而乐于在投机生意中牟利。而那些踏踏实实干的人们,也确实因为更少地享受资产上涨带来的好处而为人耻笑。这一旦成为文化深入到人们的行为,整个社会的创造力大受影响,也使价值观以及商业伦理、敬业精神受到严重冲击。

  中国股市热浪滚滚,形成了壮观的全民炒股高潮,在这个时候,比警惕泡沫更重要的是提防赌博经济,此种趋势一旦形成气候,侵蚀的不仅是财富,而且是一个民族很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创富动力。

    此前报道:

    成思危:居安思危促进我国股市稳步健康发展

    成思危称股市正形成泡沫 七成公司未达国际标准

    刘纪鹏:成思危教授的讲话代表谁

    相关专题:

    中国股市泡沫大讨论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