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宏观调控政策未到转向时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10月27日 05:38 中国证券报

  

宏观调控政策未到转向时
特约撰稿 胡少维

  根据国家统计局刚刚公布的数据,2006年前三季度我国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一度颇为人关注的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和货币信贷增速均出现了高位回落、趋稳的态势,但我们认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尽管本轮宏观调控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宏观调控政策还没到转向的时候。

  经济增幅大幅下滑的可能性极小

  由于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面临着极大的就业压力,经济发展中的问题、风险也只有在不断发展中才能化解,因此,一般认为,我国经济增长不宜低于8%,否则容易出现问题。不过从目前经济发展态势分析,尽管今年第四季度乃至2007年经济将继续处于调整态势,但经济增幅并不会出现大幅回落。

  原因在于,从需求方面看,消费需求仍将保持稳中有升的良好态势,统计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799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0.2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762元,实际增长11.4%,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居民收入增幅较高特别是有广阔开拓空间的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较快,为未来国内市场销售平稳较快增长奠定了基础。

  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尽管出现了回落态势,也是调控的目的所在,但一些重要的基础建设比如重要的铁路工程项目仍然是必须完成。此外,企业自有资金充足,投资能力并没有减弱反而有所加强,因此,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降到合理区间之外的概率极低。

  从外需方面看,受国内外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影响,未来中国保持贸易顺差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

  这样,经济增长保持较高增幅仍是可能的,担心经济大幅下滑从而

宏观调控政策转向的理由并不充分。

  宏观调控成功的基础并不牢固

  货币流动性过剩的情况并没有根本改变,宏观调控成功的基础并不牢固。我们注意到,本轮宏观调控“组合拳”频频出手,为遏制投资过快增长,国家多个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宏观调控的“组合拳”轮番上阵。在短短半年内,货币政策动用了四次。在投资审批上,中央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强调一些行业的准入门槛,在环保、节能和土地等方面进行适当控制,“十一五”规划里的约束性指标实际上也用在了调控上。

  应该说,本次宏观调控取得成效是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并用的结果,但事实上,一些手段很难归入宏观经济政策范畴,某种程度上讲是政府经济管理、执行力水平提高的问题,宏观调控之所以取得成效其功劳更大程度上也在于此,而典型意义上的宏观调控政策———货币政策所起作用并不是十分显著。

  银行体系货币流动性过剩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变。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9月末同比增长15.7%,增幅比上月高0.13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4.06个百分点,比上年末高3.92个百分点。国家外汇储备继续增加,2006年9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9879亿美元,同比增长28.46%。这表明,银行货币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并没有根本解决,持续充裕的流动性势必会为贷款的反弹提供“温床”,一旦商业银行主动放开贷款供给闸门,信贷增速就会反弹,中央银行的稳健(适度从紧)政策就很难得以贯彻,把固定资产投资降到合理区间的难度也会加大。

  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

  如果仅从总量上分析,很难准确解释当前中国出现的各种宏观经济现象。这意味着目前我国宏观经济面临的不仅是总量失衡问题,更重要的是结构性失衡问题。即当前

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已经由总量问题转为结构问题。经济结构的不合理和扭曲,日益成为影响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提高的主要因素,严重阻碍了中国经济整体
竞争力
的提高。

  因此,对现有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已上升为中国目前和未来几年的重要战略任务,相应地,宏观调控政策也就不再局限于总量政策,而是将总量政策融入结构调整政策之中,强调总量政策与结构调整政策的融合,通过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促进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也就是说,由于在中国的特殊环境下,结构政策除了其自身的主要属性外,也具有某些宏观经济政策的属性,因此,在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的情况下,宏观调控政策特别是具有结构性功能的宏观政策比如对节能的鼓励与限制政策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不仅不会转向,反而会得以增强。

  由此看来,宏观调控将继续进行下去,政策尚未到转向的时候。

  胡少维

  国家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兼任中国信息协会预测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主要从事宏观经济研究。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