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资产重组如火如荼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10月17日 05:47 中国证券报

  本报记者 陈静

  自股改以来,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呈现力度大、涉及面广的特点,股改和清欠成为影响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重要因素,而产业并购的增多也使部分上市公司资产质量显著提高。

  全流通正面效应开始显现

  本报数据中心统计显示,自股改以来,共发生113起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在这113起上市公司收购中,通过行政划转实现控股权转移的有30起,通过司法程序裁定而实现控股权转让的有4起,通过协议转让的有80多起。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股改是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日渐增多的一个重要推动力量。一方面,全流通之后,上市公司价值重估,有更多的场外资金希望进入上市公司并获得控股权;另一方面,不少绩差公司为顺利完成股改,也迫切希望借助资产重组改善基本面。

  东方证券研究员王如富认为,股改后,原非流通股股东逐渐转变成流通股东,各方利益一致了,对于一些业绩比较差的上市公司,大股东也比以往更加关注,从而对资产重组也更为热心。第一家以资产重组完成股改对价支付的ST建峰本月12日发布四季度业绩预增公告,预计公司今年将实现扭亏为盈。该公司前三季每股收益达0.47元,同比增长409.14%;实现净利润7283.6万元;而去年同期还亏损2750.4万元。公司业绩的根本改观正是得益于股改时建峰化肥51%资产置入公司,公司还将通过定向增发收购建峰化肥另外49%股份,从而实现整体上市。

  上海荣正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总裁郑培敏就此表示,“资产重组的增多,上市公司质量的提高,正是股改后全流通给市场所带来显而易见的好处。”

  产业并购成亮点

  北方联合国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蔡泉认为,在全流通背景下,上市公司价值凸显。“就目前情况来看,产业并购更为上市公司和监管层所青睐,通过并购实现产业整合将成为一种趋势”。

  郑培敏也认为,今后会有更多公司选择整体上市模式,以整体上市为契机,上市公司产业整合的力度将逐渐加大。他认为,其中最为典型的当首推上海汽车。上海汽车上市之初,主营为汽车零部件,与整车生产并不沾边。通过向大股东上汽股份定向增发,上海汽车原有的一些非关键零部件公司的资产被剥离,注入上汽集团中与整车相关的高达214亿元的核心资产,上海汽车也从一家传统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变为国内最大的整车上市公司。

  此外,新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已于9月1日正式实施,鼓励吸收合并,部分要约收购等创新资产重组方式,这给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提供了便利条件,今后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将比以往更为频繁,也更为精彩。郑培敏认为,虽然

资本市场至今还没有出现两个全流通公司之间进行收购的案例,但这种重组模式迟早会上演。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