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美国侵犯世界金融隐私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9月23日 05:33 中国证券报

  

美国侵犯世界金融隐私
环球视野

  住在美国洛杉矶的拉姆是一名来自索马里的移民。每年他在向老家汇款后都遭到美国有关部门的严查,调查人员对汇款的数额和去向了如指掌。对此他一直感到奇怪,直到最近他总算明白了,他是被美国政府怀疑为“恐怖分子”,他的银行交易情况已经被美国有关部门严密掌控。

  “全世界的隐私都被侵犯了”

  据《纽约时报》等媒体报道,“9·11”事件以后,美国政府就一直通过总部位于布鲁塞尔的“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来获取各国银行交易的信息,这一秘密项目由美国财政部主管并由中央情报局操作。

  “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成立于1973年,是国际银行同业间的合作组织,其业务主要是把全球范围内原本互不往来的金融机构全部串联起来,进行信息交换。该协会为各国银行的结算提供了安全、可靠、快捷、标准化、自动化的通讯业务,大大提高了银行的结算速度,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金融通讯网络。

  鉴于多数国家的绝大多数银行都加入了“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因此全球任何一个个人、组织或公司的银行交易情况,都有可能被美国政府“偷窥”,“不仅美国公民的隐私权被侵犯了,全世界的隐私权都被侵犯了”。

  美国政府触角如何伸进来的

  银行交易和转账信息不仅涉及高度个人隐私和商业机密,这些信息经过统计后常常能表明一个国家的经济和金融实际运行状况,是国家的最高机密之一,美国政府是如何将触角伸入如此隐秘领域的?

  美国一些业内人士透露,在国际金融领域,有一个普遍遵守的行业法则:严守客户的机密,哪怕是外国的执法机构施加压力。但“9·11”事件后,这一行业准则也被迫改变。在美国的要求和压力下,包括“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在内的不少国际机构,被迫违反了职业道德,向美国提供了不应该提供的信息。

  “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在事情被曝光后也发表声明承认,“9·11”刚发生,美国政府就向其发出了传票,该协会“出于支持反恐”的考虑,向美国提供了银行秘密信息,但它当时要求美国只能将这些信息“严格地限制在反恐的调查上”。

  据《洛杉矶时报》报道,“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在美国业务频繁,而且像其他许多国际经济和金融组织一样,其数据中心设在美国。一些业内人士认为,该协会违反“行规”,还因为其有私利可图。它和美国政府存在一种相互利用的关系,为了得到美国政府的关照,它向美国政府提供的方便其实已远远超出了反恐的需要。

  美“金融反恐”的背后

  尽管美国的金融反恐措施在反恐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许多反恐专家认为,这距离彻底斩断恐怖主义财源的目标仍很遥远。不久前,联合国负责监督对“基地”组织进行财政封锁执行情况的小组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各国有关机构仅截留了流向该组织的1000万美元,而据估计,“基地”组织每年取得的财政支持高达3亿美元。

  既然金融反恐措施的效果并不能让人完全满意,那么美国为什么还要执意将这场金融反恐战继续下去呢?许多专家认为,除了反恐这条看得见的战线外,美国“反恐金融战”背后还有一条“看不见的战线”,即通过设在美国和其他国家的金融中心和大银行施加压力,借反恐之机,打击敌对国家,同时整顿国际金融秩序,控制国际资本流向,最终维护美国的金融霸权。

  另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国际上出现了一大批金融中心,由于实行严格的保密制度,世界大量资金,甚至包括美国的一部分资金都纷纷流入这些金融中心,然后经过这些中心流向其他地区,这严重影响了美国对国际金融市场的控制力。

  美国做法遭多方质疑

  对于美国监控全球金融网的消息,美国财政部主管反恐和金融情报的副部长利维宣称,美国的法律只是禁止政府从金融机构获取私人金融记录,但“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并非金融机构,而只是一家信息服务机构,因此美国政府的做法并不违法。

  美国监控全球金融网的消息曝光后,欧洲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跟踪报道,并纷纷对美国政府此举提出质疑。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说,虽然美国政府坚称他们的行为是合法的,但仍可能导致侵犯公民自由的指控。德国《明镜》周刊以“银行沉默,消费者保护拉响警报”为题发表评论说,布什政府此举不仅破坏了多国银行体系的保密信用,还侵犯了包括德国消费者在内的各国消费者权益。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沈丁立表示,通过从银行、
信用卡
公司等机构收集消费者的金融记录并做出分析,美国政府可以了解到个人和组织的消费模式、停留地点等多方面信息,有利于追查恐怖分子活动的蛛丝马迹。但这种作法可能造成大量金融信息单向流向美国,造成其他国家的金融状况暴露在美国面前,从而严重损害国家的安全利益。(文/尚未迟等)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