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共铸航母打造中国能源骄子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8月30日 00:0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共铸航母打造中国能源骄子
共铸航母打造中国能源骄子
雄踞三晋东南,巍巍太行之巅。这里古称“上党”,一片孕育神奇的土地。羿射九日、精卫填海,千古风流引人慨叹;抗日烽火燎原,城市崛地而起,“天翻地覆慨而慷”。文人墨客读不懂它博大雄浑的文化,这里留下的总是拓荒者和改革者的足迹。

  在这片播种希望、收获成功的热土上,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正昂首阔步,迈向国内资本市场。潞安集团以煤为基础,已发展为以煤电化、煤焦化、煤油化为一
体的多联产能化企业集团,经营绩效、盈利能力位居山西五大煤炭集团之首。潞安环能承继其精华,厚积薄发,将为在资本市场打造“潞安”形象、树立能源蓝筹典范而不懈努力!

  “与天为党,打造中国潞安能化大集团!”与任润厚董事长一席谈,折射出这位潞安掌门人满怀的创业豪情和深厚的商业智慧,潞安环能“立足煤、延伸煤、超越煤”的战略构想跃然纸上。午后的阳光下,“后羿射日”的企业雕像熠熠生辉。英雄单膝跪地,弯弓满盈,挥洒着战斗的豪迈!腾飞的潞安环能正振翅宇内,历久弥新!

  题记

  ———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巡礼(上)

  扎根三晋 时势造就英雄

  走进潞安环能伊始,笔者便在努力捕捉这家国内煤炭龙头企业的神韵。

  ———这是一家拥有光荣发展历史和辉煌奋斗业绩的企业。1959年潞安矿务局设立,便担负起支援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建设的神圣使命;1963年被周恩来总理亲手树为全国工交战线勤俭办企业五面红旗之一,艰苦奋斗的“石圪节精神”享誉全国;

  ———这是一家以资产质地优良、盈利能力强劲著称的企业。潞安全员效率曾连续10年雄居国内煤炭行业首位;经过近年来跨越式发展,公司经营绩效、盈利能力已跃居山西5大煤炭集团首位;其下辖各矿均为行业特级高产高效矿井,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了100%;2005年潞安环能净资产收益率45.32%,明显高于煤炭行业18.69%的平均水平; 2005年全员效率达到20.936吨/工,王庄矿单队年产突破600万吨,均创下煤炭类A股上市公司最高纪录;

  ———这是一家以技术、管理享誉业内的企业。潞安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其首创的综采放顶煤技术,被称为“潞安采煤法”,引领了世界厚煤层采煤方法的革命;首创的潞安烟煤用于高炉喷吹技术,获“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发明专利,并成为喷吹煤产品的国家标准。潞安是全国首家“中国煤炭工业现代化矿区”,先后两次荣获国家级企业科技进步奖,并被评为“全国十大最具影响力企业”之一,发展业绩彪炳史册。三次荣获中国企业管理的最高荣誉-“金马奖”,更为它赢来了“一局三金马,中华第一家”的美誉。

  ———这是一家胸怀远大战略、发展空间广阔的企业。潞安环能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煤炭深加工,已构建起煤炭生产与煤焦化两大主业板块。未来三年内,潞安环能将形成年产焦炭300万吨、甲醇30万吨、二甲醚20万吨及其他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能力,实现煤炭就地转化增值,打造环保高效的能源生产基地;潞安集团煤电化产业链的迅猛发展和首个国家级煤基合成油示范基地的建设,更为其未来发展开辟出广阔空间。

  “潞安已成为国内优质动力煤、优质喷吹煤和炼焦配煤的重要生产基地。它的发展,扎根于山西优异的煤炭资源禀赋,更是潞安人准确把握市场机遇,努力推进体制改革,奋斗进取的结果。”潞安环能董事长任润厚说,巍峨入云的太行山脉,没有束缚住愚公子孙们在市场经济浪潮中搏击的步伐,“十五”期间,潞安先后实施煤炭资源战略整合、发展煤基多联产、挺进资本市场“三大战役”,充分激活了企业活力,潞安综合实力得到大幅提升。

  这一时期,在以任润厚董事长为首的领导班子的带领下,潞安集团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战略管理为手段,大力创新发展模式,加快提升经济总量,进入了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改革步子最大、经营质效最好的辉煌时期。目前,潞安集团已发展成为以煤为基础,煤-电-化、煤-焦-化、煤-油-化多联产发展的大型综合能化企业集团,属山西省五大煤炭集团和首批12户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单位之一。截至目前,潞安集团总资产达173亿元,2005年销售收入131亿元,年产煤炭1500万吨,在全国煤炭行业中排名第7位,在全国500家大型工业企业中排名第155位。

  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催生了企业体制的根本变革。2001年7月,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主发起人,联合郑州铁路局、日照港(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宝钢国际经济贸易有限公司、天脊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和山西潞安工程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发起设立了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打通潞安与资本市场对接的绿色通道,再度为企业凝聚起强劲的发展动力。

  潞安环能成立刚满5年,但它浓缩了潞安集团的重要优质资产和精华,可谓“厚积薄发”。潞安环能设立时,潞安集团将除了即将关闭的石圪节煤矿外的全部下属煤矿,以及洗煤厂等主要煤炭经营性资产均投入到了股份公司。目前,潞安环能下辖五阳、漳村、王庄、常村四对行业特级高产高效矿井、五座洗煤厂和山西潞安环能五阳弘峰焦化有限责任公司、长治市潞安潞欣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两个控股子公司,以及参股公司--山西潞安环能煤焦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涵盖了原煤开采、煤炭洗选、煤焦冶炼、煤层气开发等整个完备的煤化生产业务,它创造的产值占到潞安集团的56.57%以上,可以说聚集了潞安集团最具竞争优势、效益最好的主业资产。

  潞安环能成立以来,企业活力大增,经济效益连年大幅提升。目前,潞安环能已形成年产原煤1871万吨、焦炭77万吨的规模,成为国内重要的优质动力煤、喷吹煤和煤焦化工生产基地。2003年至2005年,潞安环能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5.42亿元,历年同比增长了58.4%和35.8%;实现利润18.46亿元,历年同比增长了67.52%和61.20%。其中:2005年,潞安环能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6.99亿元,主营业务利润19.46亿元,净利润7.06亿元,每股收益1.53元,各项指标和综合实力均居A股煤炭类上市公司前列。

  五大优势 凸现价值本色

  对11家具有代表性的A股煤炭类上市公司的统计显示,2005年,煤炭板块平均产品毛利率为35.47%,净资产收益率为18.69%;潞安环能对应的数值分别为35.62%和45.32%,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潞安环能卓越的盈利能力和强劲的主业竞争力,来源于优异的资源禀赋、一流的技术设备、规范的经营管理,以及独到的产品、经营战略所凝聚而成的综合竞争实力,这让潞安环能更加蹭亮乌金光泽,彰显出传统产业恒久魅力。

  资源充足,保障久远。潞安矿区所开采煤田属中国最大的沁水煤田的组成部分,地处山西省东南部上党盆地,煤炭储量丰富、品质优良。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西欧矿业学家便考证指出:“山西潞、泽两处煤质之优,煤苗之旺,殆环地球矿山所不及。”

  潞安环能拥有充足的煤炭资源储备,除现有生产矿井12.08亿吨可采储量外,潞安矿区所在的沁水煤田区域,地跨长治市行政区划,面积约1334k㎡,煤炭地质储量达144.79亿吨。因此,公司具备后续大规模、大范围开发、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优势。根据公司目前开采能力,和已有煤矿可采储量,公司能够连续开采64年。相对其它上市公司,考虑IPO顺利完成,公司每股对应资源量1.83吨/股,在煤炭类上市公司中居于前列。

  煤种丰富,品质优良。潞安环能所产煤种主要为瘦煤、贫瘦煤、贫煤,是优质发电和化工用煤。潞安煤热值高、含硫特低,不但是电煤中的“细粮”,而且非常适合生产优质高炉喷吹煤;潞安煤还有有效碳含量高、产气量高,内在水和含氧量低,低磷、低灰的特点,是进行炼焦和化肥生产的配煤首选。

  目前,潞安环能所产混煤、洗精煤、喷吹煤、洗混块四大主导产品以及焦炭产品,广泛应用于发电、动力、炼焦、钢铁等行业,由于煤质优良、环保性能好,一直是市场上的畅销货。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潞安环能在国内首创以烟煤加工高炉喷吹煤的技术,更使喷吹煤成为潞安环能具备强劲竞争优势的拳头产品。较之无烟煤为原料的生产工艺,潞安喷吹煤不仅成本更低,而且品质更好。其每吨价格低于无烟喷吹煤50至100元,并成为订立喷吹煤国家标准的基准,荣获“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成果特等奖”,因此独具竞争优势,近年来,潞安喷吹煤产销量、售价快速上升。2005年,“潞安”喷吹煤产量达286万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25%,已成为公司重要的利润增长点。

  装备精良,安全高效。安全,是煤炭企业的生命线。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日渐旺盛,煤矿生产注重产量、忽视安全,造成煤矿事故频发,给国家和煤炭企业造成了巨大损失。为筑牢安全长堤,近三年来,潞安环能累计投入井下改善生产作业条件和环境的资金超过6亿元,使各矿井都具备了可靠的安全生产条件。目前,潞安环能全部采用国内最先进的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并实现全公司联网,使所有矿井的瓦斯测控覆盖率均达到了100%。

  1999年以来,潞安连续获得国内煤炭业“安康杯”竞赛优胜杯。2002年和2003年,潞安环能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均为零,成立5年来,潞安环能平均死亡率为0.046人,接近美国煤炭业的同期平均水平0.039人,说明公司安全生产水平已达国内一流、世界领先。

  潞安环能拥有德国西马格、西门子、瑞典ABB、英国豪顿等国际一流、国内最先进的现代化技术装备,从而保障了公司在高产高效方面的持续领先优势。潞安环能所属各矿均为行业特级高产高效矿井,设备先进,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了100%,综掘机械化程度保持90%以上,均为国内最早实现综采、综掘机械化的矿井。公司各矿全员效率曾连续10多年雄居全行业之首,2005年,公司全员效率达到20.936吨/工,仅次于神华集团,远高于13吨/工的行业平均水平;其中,王庄矿单队年产突破600万吨,均创出煤炭类A股上市公司最高纪录。

  品牌卓越,享誉市场。潞安环能处在晋、冀、豫三省交界处的特殊区位,使得其煤炭产品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目前,“潞安煤”拥有华东、华中、华南、华北及西南地区17个省市500多家常年客户,并出口日、韩等国。上海电力集团公司、邯峰电力集团公司、漳泽电力集团公司、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宝山钢铁集团公司、天脊化工集团公司等知名企业与公司结成了牢靠的常年供求关系。

  “潞安煤”已形成显著的品牌优势,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盛誉。其中,“潞安煤”动力煤、精煤、混煤被分别认定为“山西名牌产品”、“山西省标志性名牌产品”,“潞安”冶金焦用煤、发电煤粉锅炉用煤、蒸汽机车用煤、高炉用喷吹煤等的技术标准,已成为订立行业标准的基准。

  规范治理,潜力巨大。潞安环能成立伊始,就十分重视公司治理在生产运营发展中的作用,严格按照法律法规以及上市规则的要求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作为大型重点煤炭企业,潞安环能目前仅有职工2万人,与老的煤炭国企相比,用人少成为企业一大显著优势。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潞安环能的会计处理、安全投入等均依照谨慎的原则,最大限度的降低了经营风险,也使得公司业绩实际上更具有含金量。以安全费提取为例,潞安环能安全费按30元/吨计提,在国内煤炭企业中仅次于国阳新能;折旧统计上,潞安环能均按上限水平计算。在充分消化各种风险因素、夯实经营基础的情况下,2005年潞安环能摊薄后每股收益仍高达1.53元/股,位居国内煤炭行业榜首。

  循环经济 奉献绿色效益

  走进潞安环能,首先会被它的优美环境所吸引,草坪、鲜花、绿树、喷泉,俨然一个大花园。这样的环境在山西省数一数二,在煤炭企业中更是独树一帜。一座座气势恢宏的现代化生产设施掩映于红花绿树之间,体现出力与美的有机结合。

  多年来,我国煤炭工业的发展模式可以概括为“快速建矿、强力开采、废物直排”。这种发展模式,不但严重浪费资源,造成大量的环境污染,而且使煤炭企业长期处于简单发展模式,煤炭生产效益低,可持续发展能力差。在这种背景下,去年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资源法》、《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法规相继出台,煤炭企业探索循环经济模式,走“洁净生产、综合利用、无害处理”的新兴工业化道路,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

  “在潞安环能,煤炭要‘吃干榨净’,循环经济贯穿了从煤炭开采到生产消费活动的始终。”任润厚董事长不无自豪地说,潞安环能从“高效开发、清洁生产、产业延伸、综合利用、持续发展”五个方面入手,大力发展煤炭深加工,努力构建起煤炭生产和“煤-焦-化”两大主业板块,形成了鲜明的产业特色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中国煤炭工业战线上发展新型循环经济的一面旗帜。

  ———潞安环能在煤炭资源高效、安全、绿色开采方面处于全行业前列。通过引进“准大采高支架”、边角煤机械化回收等技术装备,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煤炭开采过程中的资源损耗和浪费,工作面直接资源回采率达93%以上,每年仅依靠提高回收率而增加原煤产量就达150多万吨。通过环节系统改造,潞安环能下辖四对矿井集约高效生产水平大幅提升,均进入了“行业级高产高效矿井”行列。

  ———潞安环能已实现矿井水、煤矿瓦斯、矸石等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煤炭生产的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目前,公司所有选煤厂均已实现洗水闭路循环和煤泥厂内回收,2005年,潞安矿井水利用率达到92%以上,矿井水外排达标率为100%;矿井瓦斯方面,目前潞安环能已初步掌握了低浓度瓦斯发电技术,其中五阳煤矿2*500kw低浓度瓦斯发电站已于2006年5月投运,常村矿井下瓦斯抽采系统及地面永久泵站正在建设,预计将于年底投运;在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方面,潞安环能将煤矸石用于发电、制砖、铺路和外销,综合利用率已达29%。循环经济变废为宝,为潞安环能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潞安环能大力发展煤焦化工等关联业务,延伸产业链条,更进一步放大了煤炭生产的比较优势。潞安所产煤炭主要为优质发电和化工用煤,在发展电化、焦化、煤炭间接液化上,向下延伸产业链的成本和效益优势十分突出。“必须抓住这种优势,让煤基多联产成为潞安未来的经济支柱。”潞安管理层目光敏锐,作出及时决策:“十五”期间,潞安要贯彻以煤为主,多种经营的方针,形成煤与多种经营各占半壁河山的战略格局。

  2003年12月,由潞安环能控股56%,与天脊煤化工集团、首都钢铁公司等共同出资组建的的山西潞安环能煤焦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宣告成立,打响了潞安环能向“煤-焦-化”进军的第一枪。作为山西省“1311”调整产业结构重点支持项目,该项目达产后可年产200万吨捣固焦、20万吨甲醇。对潞安环能来说,其焦炭产能不但可以消耗潞安300万吨左右的原煤产能,提高原煤产品附加值,有效地减轻运输成本压力,并且,以焦炉煤气为原料继续生产的甲醇、二甲醚等高附加值的下游产品,还将开辟新的效益增长点。2004年,山西潞安环能煤焦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实现利润2800万元,资本回报率超过10%。目前,其二期70万吨焦化工程正稳步进行,20万吨焦炉煤气制甲醇项目已通过两次论证并已确定方案,未来盈利前景将更加看好。

  ———潞安集团“煤-电-化”、“煤-油-化”产业链日臻完善,规模迅速壮大,将为潞安环能向产业纵深化发展创造出更为广阔的空间。

  “立足煤,发展煤,超越煤”,潞安集团屡有精彩之笔。在“煤-电-化”方面,“十五”期间,潞安集团先后建设了两个2×13.5万千瓦电厂项目,目前还与外方合资在建一个4×60万千瓦的大型火电厂项目。“

十一五”初期,潞安集团将形成装机容量100万千瓦以上的电力规模;“十一五” 期间,潞安集团电力装机容量将达300万千瓦,年销售收入达到60亿元!

  

国际油价居高不下,“煤变油”成为炙手可热的名词。但在潞安集团,“煤变油”正在朝着产业化的方向稳步迈进!中国富煤少油,在能源短缺的背景下,“煤变油”技术不但具有可观的效益前景,而且对于国家能源战略安全具有重大意义。以任润厚为首的潞安管理层,从战略高度充分考量、论证“煤变油”项目的前景和风险后,做出了“适时开发煤-油-化第三条主产业链”的决策。

  据了解,潞安下组煤层具有有效碳含量高、产气量高,内在水和含氧量低,低磷、低灰的特点,是“煤变油”的上选原料。更重要的是,潞安集团与中国科学院山西煤化所紧密合作,研究出了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所有煤间接液化的核心技术。2004年底,潞安集团成为通过国家级项目招标确定的国内惟一的煤基合成油(间接液化)示范工厂,宣告其“煤变油”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潞安“煤变油”核心技术已于2005年通过国家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的技术鉴定,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并且完全可以满足工业化生产条件。其浆态床反应器、F-T合成催化剂、油品加工和系统集成等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0余项。在成熟技术保障下正在建设的潞安集团煤变油示范厂项目,位于潞安屯留“煤-油-电”循环经济园区内,年生产规模16万吨,主要产品是

柴油、石脑油、LPG及少量混合醇燃料。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我国煤基合成油技术的第一条产业化生产线,预计年实现销售收入200多亿元。

  而按照规划,潞安集团还将在2008年着手建设年产260万吨油品的产业化厂,并在“十一五”期间投产;之后进行二期工程建设,最终达到520万吨油当量的生产规模。仅以销售收入一项计算,这便相当于“再造”数个潞安!遵循循环经济思路发展的新型煤炭生产和煤化工产业,正将乌金喷涌的潞安转化为电光璀璨的潞安,转化成油流滚滚的潞安。

  潞安环能有关人士表示,虽然“煤变油”等项目目前并不在上市公司,但作为集团主要的煤炭供应来源,潞安环能的煤炭产品销售、盈利将因此得到保障。同时,潞安环能未来存在整体上市的可能和条件,在集团公司优质资产注入的情况下,潞安环能的产业规模扩张和升级的步伐将得到明显加快。

  此次潞安环能募集资金主要投向的屯留煤矿项目,就是受益于“煤-电-化”、“煤-油-化”战略的典型案例。屯留煤矿不仅将为即将投产的王曲、漳山两大电厂提供原煤供应,还将成为潞安集团“煤变油”项目的唯一原料基地,在不挤占潞安环能现有煤炭市场的情况下,上述渠道将保障屯留矿所生产的煤炭具备可靠的销售渠道和稳定的盈利前景。

  据悉,山西漳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山西鲁晋王曲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目前已书面确认,将主要采购潞安环能所产原煤。其中,王曲电厂设计发电能力4×60万KW,每年电煤需求量达300万吨至350万吨;漳山电厂设计发电能力2×60万KW,每年电煤需求量达250万吨。仅两个电厂项目,就将消耗设计能力为800万吨/年的屯留煤矿的大部分原煤产能。并且,“煤变油”及电厂项目与屯留煤矿直线距离不超过18公里,并建有铁路运输专线,为屯留矿独创成本优势。屯留煤矿销售、盈利前景因此具有了良好预期。

  潞安环能,一个有着丰厚积累,从潞安集团的既往辉煌中诞生出的新生命,一个具备强大创新能力,从能源企业林立中脱颖而出的优质动力煤、喷吹煤和煤化工龙头企业,在产品市场的竞争中取得了可喜成就,相信在进入资本市场后,一定也会有塑造不凡的表现,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煤化并举,走向世界”的光荣使命。

  □徐玉海 王剑波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