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老美保守派的“盛世危言”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8月16日 00:0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老美保守派的“盛世危言”
《美元的坠落 》

  (美) 安迪森·维金 著

  刘寅龙 译

  广东经济出版社2006年8月出版□葛传红

  美国政府的货币政策在“强势美元”和“弱势美元”之间徘徊已经很久了。近30年来,美元

汇率曾出现过两次大幅度下调。一次从1973年2月开始的14个月里,美元对欧洲国家货币平均汇率下降了23.6%。另一次是从1985年3月起的14个月里,美元对欧洲主要货币的汇率下跌了43.8%。从这种意义上看,美元贬值现象并不新鲜。

  其实,对于“美元对其他货币的汇率再创新低”,这种财经报刊上最常见的陈辞滥调,人们早已习以为常。但这对于一位财经报纸(The Daily Reckoning)的主编兼发行人、媒体学者安迪森·维金来说,简直就是一件无法容忍的事。他在《美元的坠落》这本畅销书里强烈抨击美国政府和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并持一种高度的悲观主义论调:“对于那个伟大的美元本位时代来说,盛世早已过去,美元黄昏就在眼前。”

  流通中的美元只是债务凭证

  在安迪森·维金眼里,美元不过是一种本票。他说,如果你仔细检查一下美元的话,就会发现上面印着一句话:“联邦储备票据(Federal Reserve Note)”。但今天,流通中的美元不过是一大堆债务凭证而已,美国人迟早要偿还这些债务的。

  尽管在过去的200年中,美国人的乐观主义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但维金认为乐观主义本身却不足以挽救摇摇欲坠的美元。当下美国在巨额贸易赤字和预算赤字的双重压力下已经举步维艰,这最终必然会削弱美元的价值及其支付能力。因此,作者认为,要避免美元走向衰落的厄运变成事实,就必须从无法控制的债务和国家政策入手,要解决结构性缺陷的问题。

  无疑,作者对美元本位甚至金本位是情有独钟的,在他看来,1971年取消金本位乃是美国走向衰亡的信号。然而,要恢复这一过去的国际金融制度,无疑是“刻舟求剑”。所以,维金就悲观地认为“美元必将坠落”,或者说已经“坠落”。

  美联储是“罪魁祸首”

  除了经济上的结构性因素之外,维金认为,“美元的坠落”真正的罪魁祸首是美联储的政策,因为它刺激了建立在债务基础上的支出,并由此创造了一种貌似繁荣的局面和根本不存在的生产力。他愤愤地指责说,“自从专门负责维护美元价值的联邦储备委员会诞生以来,美元价值就一直处于下跌态势;然而,更令人费解的是,整个形势还在以令人震惊的速度不断恶化着。”

  在写作这本书的2005年,美联储主席还是阿兰·格林斯潘。维金理所当然地把矛头指向了他。

  格林斯潘是一位自由经济的信徒和实践者,他一直坚信亚当·斯密的“无形的手”的原则,并相信这同样也适用于国际市场。他曾经公开表示:“经济衰落的温和性和短暂性体现了美国经济在适应性和灵活性方面的提高”。但维金则认为,这一前提本身就是错误的:“格林斯潘鼓励借款和高消费,这已经成为美国公开的经济政策。荒唐的是,人们竟然冠冕堂皇地称之为财富驱动下的支出。美国经济已经染上肥胖症,但美国人却放弃了减肥的念头。”

  维金认定“格林斯潘根本没有把美元的贬值放在心上”,指责格林斯潘“几乎不需要任何努力,当前全球货币之间失衡现象就会烟消云散”的经济自由主义观点“是一派胡言,因为混淆了美元贬值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

  由以上言论,读者想必也不难判断,维金其实是一位经济学上的保守派人士。

  外国势力在操纵美国?

  近些年来,美国贸易逆差日创新高,一部分美国人于是认为,美国的财富正在源源不断地流向海外,结果将是他们在债务的泥潭里越陷越深。维金对此深以为然,他提醒人们说“这不仅是每一个美国人所面临的困境,也是整个美国所面临的尴尬处境”。

  据统计,在2004年,日本银行持有的美国国库券已经达到了6680亿美元,而美联储持有的国库券也不过只有6750亿美元,两者已经极为接近。截至2004年底,亚洲13个主要国家中央银行的美元储备总额已经达到了2万亿美元。对此,维金认为,“这些中央银行所持有的美国债务越多,他们就越有能力控制美元的价值,并最终控制美国人的生活标准”。

  而对于中国持有大量的美国国库券,维金则认为中国可以从几个方面保持对美国的经济优势。首先,这可以维持有利于中国但不利于美国的贸易差额;其次,持有这些债务,可以让中国对美国的消费模式、利率以及经济政策加以控制;最后,因为中国的货币盯住美元,那么一旦美元贬值,人民币也会随之贬值。总之,这将有利于中国的生产性经济,但却不利于美国的消费性经济。

  显然,维金采取了一种类似于经济民族主义的立场,高声附和这些观点。他还在书中危言耸听地写道:“我们的领导人一直在纵容国外经济势力肆意操纵美国经济的命运,而这些外国利益集团,却永远不可能成为我们真正的盟友”。

  “民族主义”在美国是一个受到蔑视的贬义词,被视为是“旧世界”狭隘和狂妄自大的副产品。但美国著名华裔学者裴敏欣的研究则认为,这种狭隘和狂妄也属于美国。例如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拒绝履行《京都议定书》等等,都是美国民族主义在新形势下的具体表现。只不过,用一位美国学者的话来说,“在美国,民族主义是不敢说出自己名号的”而已。

  其实,《美元的坠落》正是一本高度体现了“美式民族主义”的作品。它反映了很多美国人对国际经济的认识,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表现了一种忧患意识,因此也很抓人眼球。这也许是这本书之所以能够在美国“畅销”的原因吧!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