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新股赚钱效应步步走弱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9日 13:39 《理财周刊》

  文 本刊记者/冯庆汇

  文前提要:IPO开闸后第一只新股中工国际首日涨幅148%,其后的同洲电子首日涨幅148.69%,巨大的新股“赚钱效应”吸引着申购大军的队伍日益庞大。但随着新股发行的日益密集和二级市场的调整,新股首日涨幅表现出下跌趋势,摇新股还能不能赚钱?

  新股无疑是近来股市的“香饽饽”。从中工国际开始,由新股书写的暴富神话被反复续写,一年8%~10%的低风险收益,在二级市场看不清前途的时候,具有无与伦比的诱惑力。然而上市首日的巨大涨幅和极低的中签率,却极不和谐的被捆绑在一起,中小投资者只能面对“诱惑”望洋兴叹。除了资金实力特别雄厚,对多数手头只有几十万元闲钱的人来说,参与机构的打新产品,可能是更好的途径。

  由热烈追捧到“双低”现象

  6月以来,新股密集上市,成为市场哄抢的“

蛋糕”。

  其中,最具有赚钱效应的非中工国际莫数。上市首日,中工国际收盘价上涨了332.03%,达到31.97元。如果按0.1736%的网上中签率计算,参与申购的资金获得了0.1736%×332.03%=0.5764%的收益率,收益率年化后得出的结果是29.64%,而代价只是将申购资金冻结4天——这样的金钱示范令大笔资金趋之若骛。其后上市的若干只新股,比如得润电子德美化工,也均有不俗表现,上市首日涨幅分别为132%和84%,延续了新股暴涨的神话。

  随之而来的结果是,新股平均发行市盈率快速上升。统计数据显示,今年6月平均发行市盈率为19.78倍,7月份的平均发行市盈率则上升到26.88倍,这一数字已达到近四年来的高位。而定于2006年7月20日发行1800万股的威尔泰发行市盈率更高达35.76倍,超过目前市场的平均水平。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新股上市首日的涨幅随之下降。这一结果在8月1日上市的大秦铁路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上市首日,大秦铁路的涨幅只有15%上下,大大低于市场早先的水平,创下了近日新低。二级市场追捧新股的热情逐渐消退。

  不断降低的首日涨幅加上非常低的中签率——“双低”现象的出现令新股的神秘感开始减退。按照新的新股申购规则,普通股民中签的概率已是微乎其微,尤其是小盘股。6月份小盘新股发行的中签率基本保持在千分之几的水平,如中工国际0.17%、同洲电子0.31%、云南盐化0.44%,7月,有两只小盘新股的中签率已经只有万之几,如7月发行的德美化工中签率下降至0.049%、得润电子的中签率0.057%。

  收益下降将成趋势

  申购新股的收益率到底能有多高呢?

  按照新股中签率和上市首日的涨幅,我们就能计算出申购资金的收益率情况(假设首日抛掉)。中工国际中签率0.1736%,上市首日成交量4514万股,成交额82800万元,当日均价为18.34元,和发行价相比,涨幅为148%,申购收益率为0.26%。同洲电子上市首日,均价为39.79元,涨幅达148.69%,申购新股收益率为0.46%。云南盐化中签率0.4423%,上市首日成交均价为13.26元,当日涨幅达81.72%,申购新股收益率为0.36%。还有如德美化工的申购新股收益率为0.041%,得润电子的申购新股收益率为0.074%。8月1日上市的大秦铁路,还有8月2日上市的威尔泰,天源科技,横店东磁,其申购新股收益率分别为0.22%,0.11%,0.26%和0.19%。

  而像中国银行这样的超级大盘股,中签率达到1.9383%,上市首日成交均价为3.88元,首日涨幅为26%,计算后得出申购新股收益率为0.504%。而中盘股大同煤业,中签率为1.0771%,上市首日成交均价为11.06元,涨幅达63.64%,申购新股收益率为0.69%。

  在目前已上市的新股中,申购收益率最高的就是大同煤业,其次是中国银行,而最低的则是德美化工。可见,相比较于小盘新股,大盘新股由于其中签率高的优势,相应的新股申购收益率也比较高。象大秦铁路这样的大盘股,尽管首日涨幅只有15%左右,但由于其中签率较高,新股申购收益率仍然达到了0.22%左右。很明显,在首日涨幅相差不大的前提下,中签率主导了申购新股资金收益率水平的高低。

  由于参与申购新股的资金必须被冻结4天,因而有些同时发行的新股不能同时参与申购,照此计算,如果资金把握了所有可参与的申购机会,那么近2个多月的收益率大约在1.5%到1.8%左右。如果发行新股的速度依旧,那么全年新股申购的总收益可望达到8%到10%左右,而这些收益几乎是无风险的,或者说风险极低的。

  华安基金的基金经理尚志民认为,由于一级市场的风险仍然大大低于二级市场,因而机构资金仍然会积极参与新股申购。7月份开始大盘在多重变数下风险增大,部分资金从二级市场流向一级市场,结果必然是新股申购收益率下降。发行市盈率的提高、中签率的大幅下降,新股收益水平的下降可能是未来的趋势,但机构申购新股的热情应该不会减退。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