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投资基金 机构散户各取所需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8月04日 00:0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投资基金机构散户各取所需
基金越来越获得广大投资者青睐 资料图□本报记者 贾宝丽

  一直以来,机构投资者与散户投资者在投资策略上总是呈现出很大的差异。而这种反差在对待“到底是持有老基金还是追捧新基金?”这一问题上再次充分体现出来。

  人均认购数下降近五成

  今年以来,基金首发市场的火爆场面可以说出乎大多数业内人士的意料,发行热潮一浪接着一浪,而推动这股热浪的主要力量并非那些资金规模庞大的机构投资者,反而主要是依靠散户投资者的踊跃认购。

  统计显示,今年以来新发的29只偏股型基金的总规模为1191.65亿份,总认购户数为2472370户,平均人均认购份数仅有4.8万份;而2005年发行的16只偏股型基金(不包括3只银行系基金)的平均人均认购数为9.5万份。也即今年新发基金的人均认购数较去年下降了49.5%。

  一般来说,人均认购份数越低,说明基金持有人的集中度较低,个人投资者认购数量占比较高;而人均认购份数越高,则意味着机构投资者认购数量占比较大。人均认购数的大幅下滑直观表现出今年以来散户投资者对新基金的追捧热情之高。

  机构投资者偏爱老基金

  在散户投资者热情追捧新基金的同时,是机构投资者对新基金的冷淡。

  某集团公司下属投资公司资产经营总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从机构投资者的角度而言,我们在投资时肯定是选择继续持有或者购买老基金。”

  上述人士表示,在判断市场整体趋势向上的背景下,选择老基金的好处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在市场向上走的时候,新基金建仓会产生较大的冲击成本。也就是说新基金要构建同老基金一样的投资组合,恐怕无法以同样的价格拿到足够的筹码,同时新基金在建仓的过程中还可能将价格进一步推高,使成本继续增加。

  另外,新基金建仓通常都需要一段时间,这在无形之中会增加投入资金的时间成本;还有一个原因是,老基金一般都有很长的历史资料可以去分析,但新基金的未来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而机构投资者往往不喜欢去冒风险,所以会比较偏向于选择老基金。

  而在判断市场下跌的背景下,机构投资者大多会选择降低投资基金的比例,追捧新基金的可能性也不大。

  从记者了解的情形看,该人士的考虑代表了多处机构投资者的看法。

  老基金比新基金好?

  市场普遍认为,机构投资者的选择通常要比散户理性,这是不是意味着追捧新基金的散户投资者在投资策略上有一定问题呢?事实并非如此。

  相关研究显示,在市场处于上涨阶段的时候,老基金的投资回报率一般会明显高于新基金,而在市场处于调整或下跌阶段的时候,新基金的表现则会优于老基金。记者统计了具有可比数据的137只偏股型基金在最近两个月的表现,其中,有7只基金是3月份以后成立的新基金,包括信诚四季红、中银增长、光大红利

股票等。

  数据显示,这7只新成立的基金在6、7两个月的平均净值回报率为0.4963%,而其余130只老基金同期的净值回报率仅为 0.1292%,远低于新基金的表现。同期,上证指数是下跌的,累计跌幅为2.38%。

  此外,在费率上,新老基金的差别也是非常大。由于基金公司都较为重视新基金的首发规模,因此新基金的认购费率一般都较老基金的申购费率低很多;另外,由于申购费按照申购总资产的一定比例收取的,而老基金由于份额净值较高,相应的每份的申购费也会高一些;从这个角度看,买新基金的初始成本要比老基金低很多。

  不过,某机构人士对记者说:“由于机构投资者在申购费率上通常会享有较大幅度的优惠,甚至可以免掉申购费,因此费率的高低对机构投资者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这也是机构投资者选择老基金的重要原因。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新老基金的选择上,投资者首先应该对大势有个整体的判断,其次再根据自己实际要支付的成本情况进行选择。新老基金之间并无非常明显的好坏之分,只有适合投资者的基金才是最好的。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