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不良资产定价考验AMC转型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8月01日 06:06 中国证券报

  

不良资产定价考验AMC转型
本报实习记者 周明 记者 尚晓阳

  对不良资产的评估能力成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MC)商业化转型的一只拦路虎。在日前召开的《金融不良资产评估指导意见(试行)》实施一周年座谈会上,监管机构和四大AMC的代表认为,转型必须提高资产管理公司的定价能力。

  转型要有定价能力

  收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管理和处置因收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资产,是AMC成立之初的使命。政策性处置任务完成后,转型成为四大AMC的战略选择,走商业化道路,成为大投资银行,似乎成了AMC转型的终极目标。

  但是,资产处置的定价能力,直接束缚了资产公司的转型。

银监会银行监管一部的副主任苏保祥谈道,此前根本就没有处置金融不良资产的定价办法。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只是粗线条地规定,“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管理、处置因收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资产,应当按照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运作”、“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转让资产,主要采取招标、拍卖等方式”。

  一家AMC资产评估部门负责人坦言:“过去在政策性资产处置过程中,价值的压力对我们来说相对比较少一些,重点是程序上做到客观公正。”

  商业化之后,如何实现价值最大化,从不良资产里掏出金子来,实现盈利?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风险监测部总经理李锦彰说,要想实现盈利,定价环节必须有所改进。

  “如果未来仍按账面值入账,或者按照一个比例入账,做不到很好的核算,那么商业化转型无从谈起。”赵红卫说。

  定价难仍是硬伤

  《金融不良资产评估指导意见(试行)》实施一周年来,为资产管理公司立下了汗马功劳,评估机构为AMC出具了至少上万份评估报告。但是,评估难一直是资产管理公司转型的“硬伤”。

  “ 处置不良资产的核心是定价,但是不良资产不是标准品,没有一个统一的办法,必须一个一个去评价,很难把握,这是目前最难的问题。”李锦彰说。

  东方资产管理公司评估咨询部副总经理罗光认为,不良资产评估一大难点就是有时很难判断出价格到底有没有最大化。

  定价难除了定价方法和理念需要学习以外,还必须考虑中国特有的情况,信达资产管理公司资产评估部总经理赵红卫说:“在中国,其它非财务指标成为影响评估的重要因素,比如职工安置问题等;另外还要考虑社会的稳定,债务人偿债的意愿以及经济发展环境,东部、中部、西部不同的地方,不同区域的债务人,偿债能力不一样。”

  转型进行时

  业内人士曾提出,国际投行巨头如高盛公司等在中国不良资产处置中的回报率超过300%,而我国AMC处置不良资产的效率却不尽理想,AMC“挖金子”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原因之一是对不良资产评估的方法欠火候,不过各方都在不断探索。”业内人士称。

  2004年财政部推出《资产管理公司目标考核责任制方案》,要求AMC以债权资产处置资金回收率和费用率为目标,实行现金回收率和现金费用率“双率”包干。该方案实施后,AMC的经营效率有所提高。

  《金融不良资产评估指导意见(试行)》 对评估的假设、评估的目的、程序,及评估报告的使用作了相关的规定,在短短一年中,改变了金融不良资产处置混乱的格局,并且提供了对不良资产评估进一步探索的平台。

  过去,各家资产管理公司各自制定评估标准,缺乏公信力,出具的评估报告也“千差万别”。指导意见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一统江湖”,使大家执行统一的标准。在评估方式上,指导意见引入了价值分析,并要求注册资产评估师提醒报告使用者正确使用评估报告。

  不过,来自几大AMC的代表表示,评估的理念方式还需要创新,比如引入价值评估、降低评估成本等。苏保祥也在座谈会上透露,银监会正在研究从程序上对不良资产的定价进行规范。

  phototex图片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