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 > 正文
 

进口税下调可能引发汽车降价潮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03日 05:43 中国证券报

  

进口税下调可能引发汽车降价潮
本报实习记者 周明 记者 尚晓阳

  从7月1日起,按照我国加入WTO时的承诺,我国对进口车整车关税和进口零部件关税进行最后一次下调。同时,对原产于菲律宾的2838个税目的商品协定税率下调;对原产于港澳的61个税目的商品实施零关税。

  商务部研究员梅新育说,在这些税收安排中,降低汽车产品进口税的影响相对大一点。

  虽然我国对关税的一系列调整并不能扭转我国外贸持续顺差的局面,但汽车等部分行业的“降税”可能会引发新一轮降价潮。

  对进口影响有限

  梅新育认为,就原产地产品而言,原产于这次享受关税优惠的国家/地区的产品进口量并不是很大。其中,2005年我国对东盟进口额为750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约15%。在东盟国家中,菲律宾与中国的贸易额只能位列第四。虽然我国去年对香港进口额为122亿美元,仅占进口总额约2.5%,而且这其中大多属于转口贸易,原产产品很少。

  “从产业上看,这些安排并不会扭转我国贸易顺差持续增多的局面。”专家表示。今年前5个月的外贸顺差中,机电产品占比82%,而此次对菲律宾等地区关税调整以资源类产品和初级加工品为主,涉及机电产品并不多。

  对香港和澳门实施零关税的产品在此次调整中又分别增加了37个税目和24个税目,其中12项产品涉及到机械和零部件产品,这对国内机械产品进口格局会有何影响?

  梅新育认为,港澳地区是服务业主导的城市,服务业占其GDP比重都在90%以上,符合原产地规则的产品很少。尽管从港澳转口进入内地的货物不少,但那些转口贸易的货物不是港澳原产,所以不能享受零关税待遇。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主任王跃生认为,港澳地区的经济容量相对比较小,而能够享受零关税的产品更少,所以近期内不会对大陆产生太大的影响。

  “给销售商一个降价理由”

  按照“入世”承诺,7月1日起,我国对

进口车整车关税和进口零部件关税进行最后一次调整。小轿车、越野车、小客车整车进口关税降到25%;汽车零部件关税降到10%。

  “与其说对价格影响有多大,还不如说它对进口车市场的标志性意义更贴切”,在谈到关税下调对进口车价格的影响时,业内专家如是回答。由于此次关税的调整幅度很小,在价格上变化肯定不大,而且到目前为止,关税之外的其他因素对进口车市场影响已经超过了关税的变化,如

汇率、国内中高档轿车的价格变化等。

  但这次关税调整可能会掀起今年下半年的汽车销售价格下降的帷幕。汽车销售生产商面临激烈竞争,他们有降价“偏好”,国泰君安汽车行业分析师张欣说,此次关税下调3个百分点为降价提供了空间,更重要的是给了“销售商一个降价理由”。

  汽车行业销售存在“前高后低”的规律,张欣介绍,“一季度是汽车销售的旺季,下半年销售量一般都比上半年少”。7月份以后,汽车销售提前进入了秋天,如何为汽车销售再注“强心剂”?降价无疑是一个简单而直接的办法。业内专家称,实力较强的企业很可能会有所动作,并影响整个车市。

  “此外,由于汽车零部件关税降到10%,比整车关税低了15个百分点”,业内专家说,这将降低国内汽车生产商进口关键设备的成本,对国产汽车价格也会产生一定影响。

  降税仍是大趋势

  我国下一步关税调整有怎样的趋势呢?梅新育认为,关税调整总体上趋向水平降低。但是,对农产品、战略性产业(主要是一些装备工业产品)的保护可能还会维持,甚至有所加强。

  张欣则认为,我国关税税率将会比较稳定,以后大幅下降的可能性不大,不过,“这并不排除今后国家对关税税率微调”。

  有关专家还表示,在逐步降低关税总体水平的同时,我国还需要调整关税税率结构。根据我国加入WTO的承诺,关税的算术平均水平已从1991年上半年的42.5%,逐步降为10%左右,我国正逐步形成了“从原材料—中间产品—最终制成品”、“比较优势明显产品—比较优势不明显产品—缺乏比较优势产品”的由低到高的梯级关税税率结构。在关税减免优惠政策措施、征税管理以及反倾销税、反补贴税制设计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本报资料图片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