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撩开G宏达兰坪铅锌矿面纱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14日 00:53 中国证券报

撩开G宏达兰坪铅锌矿面纱

  

撩开G宏达兰坪铅锌矿面纱

兰坪架崖山矿场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撩开G宏达兰坪铅锌矿面纱

  本报记者 靳军 摄影

  本报记者 靳军 兰坪 什邡报道

  2006年以来锌价屡创历史新高:截至6月12日,LME3月期锌价为3270美元/吨,较2005年年底上涨71.65%,而且2006年锌市场存在较大供应缺口成为各大机构的共识。锌价上涨及对未来基本面的良好预期,使得投资者对相关上市公司的业绩预期也水涨船高。

  锌精矿供应紧张,锌冶炼费率则不断收窄,因此具有矿山资源的采、选、冶一体化的相关上市公司尤为引人关注。手握亚洲第一大矿———铅锌储量超1000万吨的云南兰坪铅锌矿及四川甘洛30万吨铅锌矿,G宏达(600331)川滇两地22万吨锌一体化生产的资源型企业格局正在形成。那么,G宏达巨大的资源优势将如何转化为公司的业绩表现?作为G宏达的旗舰企业,金鼎锌业目前运营状况如何?日前本报记者赴云南兰坪、四川什邡进行了实地考察与采访。

  金鼎翻兰坪开发新篇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滇西北高原澜沧江、怒江和金沙江“三江并流”区腹地,境内矿产资源尤其是铅锌资源丰富,因此享有“中国锌都”的美誉。兰坪铅锌矿则位于兰坪县城东南、金顶镇东的凤凰山矿脉上。2004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兰坪矿铅锌储量1426万吨,潜在经济价值1000亿元,是我国已探明的最大铅锌矿床,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储量上千万吨级的特大型铅锌矿床之一。

  云南金鼎锌业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和少龙向记者介绍,从1978年试图利用外资进行大规模开发到最后民营企业参股控股,兰坪铅锌矿的开发走过了25年的漫长历程。在25年的开发历程中,兰坪铅锌矿开发投资体制经历了国家开发、中国有色总公司和云南省政府合资开发、云南省自主开发到投资多元化开发的过程。

  第一阶段:1985年以前国家投资开发。1979年与比利时欧洲企业促进总公司进行商谈,拟采用补偿贸易方式进行开发,但因国家计划改变,兰坪铅锌矿开发建设的外部条件不具备而终止。

  第二阶段:中国有色总公司和云南省合资开发。1985年中国有色总公司和云南省政府签署协议,拟建设年产铅锌20-30万吨的采、选、冶联合企业,并采取了“统一规划、总体设计、分期建设、由小到大”的建设方针。1992年中国有色总公司和云南省政府共同成立兰坪铅锌矿筹建组,接管了国家规划矿区。1993年在兰坪铅锌矿筹建组的基础上成立了兰坪有色金属公司,作为兰坪铅锌矿开发的法人主体。兰坪有色金属公司成立后积极探讨中外合资开发的可行性,先后与比利时波利门斯公司、澳大利亚BHP公司接触谈判,外资公司也积极开展了对兰坪铅锌矿开发的前期研究准备工作,但并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第三阶段:云南省自主开发。1998年由云南省冶金集团总公司作为云南省政府出资代表,成立了云南兰坪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实行控股管理。为了引进外资、技术和管理经验,公司先后与欧、美十几家跨国矿产公司进行了合作谈判,最后选定与英国比利顿公司进行合资开发,成立了英国比利顿公司控股的云南华英锌业公司。后因外方不能提供项目所需的技术,加之2001年比利顿公司又被澳大利亚BHP公司控股,投资政策及发展战略的调整最终导致合作破裂。

  第四阶段:民营资本控股开发。2003年7月,在云南兰坪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的基础上,云冶集团与四川宏达(集团)公司联合,G宏达以增资扩股方式参与兰坪铅锌矿的开发。由云南方四家股东、四川方两家股东共同组建了多元投资主体的股份制企业———云南金鼎锌业有限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2005年11月2日,金鼎锌业完成了组建后的第二次增资,注册资本由30000万元增加至97322万元。G宏达以现金34334.22万元出资,宏达集团以现金6558.98万元出资;云冶集团、怒江州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云南省兰坪县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国有资产管理局、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等四家以其原所拥有的采矿权作价328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26928.8万元出资。根据相关协议,各股东对公司增资为其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力保证。

  和少龙向记者介绍,金鼎锌业成立后,积极推进了兰坪铅锌矿开发的各项工作。2004年9月完成了兰坪铅锌矿区的资源整合,实现了云南省政府提出的“一矿一证一业主”的资源整合目标,结束了兰坪铅锌矿区20多年无序开采、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安全事故频发的混乱局面,使兰坪铅锌矿区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采选冶一体化优势初显

  记者调查到的情况是,兰坪铅锌矿矿床由架崖山、北厂、蜂子山、南厂、白草坪、西坡和跑马坪七个矿段组成,矿区面积约8平方公里。整个兰坪铅锌矿锌的平均品位为8%,铅的平均品位为1%,目前锌的保有储量为1100万吨。七个矿段的资源已全部整合进入金鼎锌业。在2004年9月完成矿区资源整合、2005年7月10万吨电锌项目投产后,金鼎锌业形成了采、选、冶一体化的生产格局。公司现有两个采矿厂、四个选矿厂和两个冶炼厂。采矿规模为露采70万吨原矿,坑采60万吨原矿;选矿规模已形成日处理原矿2800吨的生产能力,年处理原矿130万吨的规模;冶炼规模为12万吨电锌和6万吨硫酸产能。

  根据采矿方式的不同,金鼎锌业现有露采及坑采两个采矿厂。露采矿场以架崖山矿段为主要的采矿点,北厂的露天采场建设正在进行中。而坑采矿场以跑马坪矿段为主,北厂矿段的中部和底部也进行临时性坑采以补充不足的原矿。在兰坪铅锌矿目前锌1100万吨保有储量中,架崖山矿段还有100万金属吨可供开采,矿区其余的储量主要集中在北厂矿段。架崖山矿段和北厂矿段主要的开采方式均为露天开采。

  据了解,架崖山矿段锌的平均品位在13.5%以上,开采出来的氧化锌品位在15%-25%之间,硫化锌的品位则在6%-12%之间。公开资料显示,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日前对控股股东定向增发收购了云南昭通铅锌矿,该矿锌平均品位为13.42%,是国内少有的富矿之一。相比较而言,架崖山矿段锌13.5%的平均品位也应该是兰坪铅锌矿中的富矿之一了。

  在距冶炼二厂仅4公里的架崖山矿场上,记者看到开采出来的原矿根据品位的不同堆积在不同区域。而正在开采的部分则呈梯状结构,从梯状结构的上层到下层可以看到矿石颜色在逐渐加深,和少龙告诉记者这是矿石品位越来

  越高的表现。和少龙介绍,目前架崖山矿段每年可露采氧化锌、硫化锌原矿各70万吨。

  架崖山矿开采出来的原矿直接进入山脚下的第一选矿厂。这是金鼎锌业最大的选矿厂,日处理矿石能力1000吨,其余三个选矿厂的日处理能力均为600吨。四个选矿厂中,三个为锌选矿厂,形成日处理锌原矿2200吨的生产能力。记者了解到,根据兰坪铅锌硫化矿可选性较好的特点,选矿厂采用了比较成熟、较为经济的硫化矿全浮选选矿技术进行铅锌分离,产出合格的铅、锌精矿。选出的铅锌精矿品位均在40%-50%之间。而铅精矿目前作为锌精矿的副产品,年生产能力在3000金属吨左右。今年10月份600吨选矿厂技改完成后,铅精矿的生产能力将大大提高。现有的铅精矿以市价优惠供应作为公司股东之一的云冶集团位于曲靖的8万吨电铅冶炼厂。

  金鼎锌业现有冶炼规模为12万吨电锌,其中冶炼一厂产能2万吨,冶炼二厂则为2005年6月投产的10万吨电锌项目。冶炼二厂就位于架崖山脚下,2003年3月兰坪一期10万吨电锌项目破土动工,2005年6月如期投产,2005年7月产出合格锌锭。冶炼一厂距公司本部所在的金顶镇约40公里,1998年在原1万吨冶炼厂基础上扩建而成。

  记者在采访中看到,冶炼二厂生产紧张有序,培砂、浸出、净化及电解等湿法冶炼的各流程运转正常。成品车间内,铸成的含锌99.99%的“慈山”牌锌锭随传送带依次送出。厂内随处可见安全生产的标语与宣传材料,排放与回收等环保措施也颇有成效。和少龙介绍,冶炼二厂10万吨电锌项目每年可产生1万吨铬+铜的废渣,销售这些废渣也给公司带来一定收益。

  冶炼二厂分管技术的赵副厂长向记者介绍,针对兰坪铅锌矿区硫化矿、氧化矿成分复杂、杂质含量偏高的特点,采用湿法进矿、氧硫分段联合浸出、三段连续净化和常规电积的生产工艺,具有工艺流程短、原料适应性强、容易掌握的特点,是较为先进的湿法冶炼工艺。分管生产的杨副厂长给记者提供的一份报告表明,10万吨电锌项目于2005年7月29日建成投产后,经过阶段性的调整,2006年5月17日-19日,平均日产315吨锌片,一级品以上合格率为95%,标志着10万吨电锌项目已达产达标。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金鼎锌业共有员工3000余名,人均收入超过3万元,在当地属较高收入(当地政府公务员的人均收入为2万元左右)。目前锌市场行情看好,两个冶炼厂全负荷生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也较高。记者在晚19点20分时,仍能看到在第一选矿厂门口排队等候运矿的车队,生产的繁忙程度可见一斑。

  钱都花在了车轮上

  G宏达2005年报及2006年一季报均称电力供应紧张成为制约金鼎锌业电解锌产能释放的主要因素。那么,除了公司公告中所称的电力问题,还有哪些因素制约公司资源优势的进一步发挥呢?

  记者了解到,由于兰坪地区多为水电供应,因此在每年的枯水期即11月份至次年3月份都会出现由于电力供应不足而限电的情况。杨厂长告诉记者,10万吨项目本该在05年底就达产,由于电力供应不足而影响了生产。在电力供应紧张的情况下,冶炼二厂日产锌锭为200多吨。在3月17日供电负荷正常后,公司生产逐渐走向正常。在供电正常的情况下,设计能力10万吨的电锌项目完全可以实现12万吨的产能。

  关于电力供应问题,杨厂长和赵厂长介绍,目前金鼎锌业有两条11万KV的供电专线,仍难以满足用电需求。怒江州电力部门正在澜沧江上新建三个水电站,07年水电站建成后金鼎锌业10万吨电锌项目用电将纳入云南省网,电力供应问题将由此解决。

  记者就金鼎锌业的总体情况及公司未来发展的规划等问题采访了公司党委书记杨道群。杨道群现任金鼎锌业党委书记兼第一副总,同时任云冶集团党委副书记。杨道群曾任兰坪县主管工业的副县长,可以说是兰坪铅锌矿开发的历史见证人。

  杨道群向记者介绍,兰坪铅锌矿作为世界级、国内最大的铅锌矿床,按照先易后难的开采原则,目前开发使用的多为较高品位的锌矿石,开采出的锌矿石完全自用,资源自给率为100%。兰坪矿具体的开采年限依开采量而定,如果每年开采20万金属吨,那么开采年限就是50年。谈及金鼎锌业未来发展的规划,杨道群表示,目前公司已形成10万吨电锌采选冶配套工程,待兰坪二期工程建成投产后,公司最终将形成年产20万吨电锌、有色金属产品30万吨的建设目标,包括20万吨电锌、5万吨电铅和5万吨碳酸锶项目。兰坪二期10万吨电锌项目将在今年7月份开工,而5万吨电铅和5万吨碳酸锶项目已通过立项及有关部门审核,将于明年正式开工。

  杨道群进一步介绍,锌资源多为铅锌共生,因此一个铅锌完整合一的冶炼企业,竞争能力将远远优于铅或锌单一的企业。而兰坪铅锌矿铅的平均品位为1%,有100万吨左右金属铅储量。公司已通过整合南厂矿段一个较高品位的铅矿,为5万吨电铅项目奠定了基础。

  对于制约公司资源优势发挥的主要因素,杨书记表示电力供应问题在今年还会有一定影响,但随着新的水电站的建成,从07年开始电力供应将不再是制约公司发展的大问题。对于金鼎锌业而言,交通问题才是目前公司发展的主要瓶颈。杨道群介绍,兰坪铅锌矿具有资源储量大、矿体厚大集中、大部分可露天开采、含锌品位较高、铅锌比大等资源优势,开采成本低,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但兰坪地区地处我国西南边疆山区和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交通不便,远离煤焦产地和铁路交通线。

  据介绍,兰坪铅锌矿区距大理下关公路250公里,距昆明公路600公里。杨道群表示,公司生产成本不高,但“钱都花在两个轮子上了”。生产所需的银、电路锌粉等辅料都是从周边地区运入兰坪,而公司生产的锌锭首先通过汽车运至大理下关或昆明的中转站,然后通过铁路运至公司锌锭的主要市场:上海和广东。

  G宏达总经理兼云南金鼎锌业董事长杨骞在2005年12月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公司将充分发挥在有色金属行业的资源、技术及品牌优势,以金鼎锌业为龙头,在未来两三年内将云南兰坪建成具有综合竞争优势的有色金属基地。

  而金鼎锌业也确实成为G宏达的旗舰式企业。年报显示,金鼎锌业2005年完成净利润2.32亿元,贡献的投资收益达到1.18亿元,占G宏达净利润的比重高达64.2%。记者了解到的情况是,金鼎锌业今年计划完成锌锭生产11万吨,实现销售收入35亿元,如果电力供应正常将极有可能超额完成任务。今年一季度,由于受供电影响,金鼎锌业实际完成主营业务收入4亿元,主营业务成本1.88亿元。5月份冶炼二厂10万吨电锌项目达产达标,电力供应正常后,金鼎锌业巨大的资源储备将逐步显现。

  原料供应成公司本部当务之急

  G宏达位于四川什邡民主镇的10万吨电锌项目是公司最早建立的锌冶炼厂。但公司2006年一季报数据却表明,四川本部10万吨硫化锌精矿冶炼产能仅贡献收入0.53亿元,而成本则高达0.65亿元,实际上已处于亏损状态。那么,什么原因造成了公司本部的实际亏损呢?

  记者在公司什邡本部电锌厂采访时看到,10万吨电锌厂各生产工序运转正常,但电解车间部分电解槽并未开工使用。成品车间及临时性仓库内,锌锭堆放有序,不时可以看到运送原料和锌锭的货车出入。公司董事办主任胡世清告诉记者,锌行情持续看好,公司锌锭供不应求。记者询问有关锌精矿的供应情况,胡世清表示,由于甘洛矿不能完全满足本部生产需求,公司在寻求新的供应渠道。胡世清同时表示,由于运输成本高、矿石成分要求不同及生产工艺的不同等原因,兰坪锌精矿并未供应公司本部使用。记者追问甘洛矿供应矿石能否占到公司总体矿石需求的10%,胡世清表示不清楚具体的供应情况。

  业内人士认为,锌精矿供应紧张,加工费持续下跌,锌冶炼环节利润不断收窄,因此拥有矿山资源、自给资源水平高的企业将成为锌价上涨的主要受益者。而对于G宏达这样拥有矿山的冶炼企业,在锌价高涨的情况下公司本部冶炼厂却出现亏损,锌精矿供应不足可能是一个重要原因。

  记者在与两位生产车间师傅的谈话中找到了部分答案。一位负责矿石焙烧的师傅告诉记者,由于锌精矿供应紧张,公司老总到处买矿石,每天都在寻找新的矿石供应渠道。而另一位电解车间的师傅说,由于原料供应不上,有时开工的电解槽数量不到一半。

  G宏达显然也意识到了解决公司本部锌精矿供应问题的重要性。公开资料显示,2004年G宏达出资2.26亿元在四川甘洛设立分公司,取得了甘洛地区的甘洛新915-I、915-II和埃岱等三个洞矿的探矿采矿权,甘洛矿的锌金属储量大约在30万吨左右。公司2005年6月30日的公告称,该铅锌矿正式投产后,即可部分解决公司本部电解锌所需原料。G宏达2005年报称将加快甘洛矿的建设,尽快为公司本部提供原料以满足生产需求。同时,继续向四川、甘肃、内蒙等主要洗选厂采购硫化锌精矿,并建立长期、稳定的供货渠道。

  对于G宏达而言,虽然拥有了储量上千万吨的兰坪铅锌矿,但远水难解近渴,尽快开发甘洛矿,寻求多样化的原料渠道以解决公司本部的供应问题已是当务之急。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