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深加工企业争抢玉米粮源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13日 00:0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深加工企业争抢玉米粮源
一农民在晾晒丰收的玉米 资料图编者按:投资大师罗杰斯一直看好玉米商品,认为其有巨大的上升空间。但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随着工业品期货的持续震荡,玉米也有所走弱。后市玉米走势如何演绎?日前大连商品交易所和上海期货同业公会组织玉米考察团奔赴吉林玉米市场,本报记者也随同进行了采访。本报将把从玉米产区进行实地考察所获取的第一手资料,呈现在投资者面前。

  政策性老库存耗尽

  □本报记者 钱晓涵

  老张(化名)是吉林省长春地区一个小村子的农民,家里种植着几亩地。在和记者聊天时,提到玉米的出售价格,老张突然开心起来,“今年(的价格)应该能比去年卖得高。”

  老张所说的“比去年卖得高”指的是玉米的现货价格。由于玉米深加工企业对玉米的需求,今年玉米价格将保持一个高价位。

  政策性老库存将成为历史

  我国是玉米生产大国,玉米供应非常充足。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玉米年产量一直维持在1亿吨以上,年年丰产导致玉米价格滑坡,为保证农民积极性,国家曾制定政策,要求各地粮库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农民不断增加玉米种植面积使国内玉米丰产,最终在1998年使全国玉米产量达到了历史最高纪录1.33亿吨,并维持这一水平至今。按保护价收购玉米产生的库存被称为“政策性老库存”。

  然而记者却在吉林了解到,玉米的政策性老库存将在今年底耗尽。吉林粮食研究所所长刘笑然向记者表示,“政策性老库存明年将被收入词典成为历史名词。”吉林省是中国最大的玉米商品粮产区,玉米的产量、销量对全国的市场价格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刘笑然指出,政策性老库存消耗殆尽主要原因是由于玉米深加工企业的急速扩张。“随着玉米深加工业的不断发展,工业用玉米消费呈现逐年增加趋势。”

  玉米供不应求

  2004年全球玉米的消费量达到6.87亿吨,其中工业方面用量为9000万至9500万吨。重点产品包括燃料乙醇、氨基酸、淀粉、

化工醇等。据吉林省粮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我国玉米的工业消费量将增加到2400万吨,而在两三年前,这个数字只有1000万吨。

  “玉米加工后是很好的替代品,现在全球油价高涨,在原料玉米价格不超过1308元/吨的情况下,乙醇汽油就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全国所有的玉米深加工企业都在满负荷甚至超负荷运转,对玉米的消耗量相当大。

  玉米深加工业急速膨胀,体现在玉米市场上就是深加工企业加入粮源争夺大战。往年,东北地区大都是当地粮库和玉米收购商从农民手中收粮,适逢合适时机,再将其转手卖给南方的一些玉米深加工企业,从中赚取差价,而今年的情形却有所不同。

  大金公司是长春最大的玉米深加工企业大成集团旗下的收储公司,管理员王明林向记者表示,传统意义上玉米“北产南销”的格局已被打破,自产自销的格局基本成形。深加工企业成立自己的收储公司,直接在产区采购原料,多余的则打入粮库。

  如今,粮库、现货贸易企业、深加工企业纷纷加大了对玉米的争夺,一位业内人士称,只有真正做到手中有粮,才能心中不慌。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