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成品油管理办法“转正”艰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09日 05:42 中国证券报

  

成品油管理办法“转正”艰难
ICPRESS图片

  本报记者 林威

  在商务部考虑废除2005年1月1日开始执行的《成品油市场管理暂行办法》,推出新的《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的同时,中信资源日前发布公告,称其2005年1月份宣布收购加德
士华南投资有限公司50.5%股份的协议已经失效。

  该收购协议已经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推迟,中信资源曾在去年10月份、今年的1月份和3月份总共3次推迟协议的生效,原因是该收购没有得到“中国批文”。

  至此,“中”字号公司———中信资源耗资4500万美元以取得成品油批发权的收购行动受挫。

  业内人士称,香港上市的中信资源属于外商,所需要的“中国批文”应该由商务部颁发,但由于新的《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还在征求意见的阶段,商务部无法去批准该协议,该协议因而成为“迟迟未到的新准则”的牺牲品。

  市场的分歧

  日前,商务部已经召集各大石油公司,主要探讨石油批发准入门槛的最终确定,以形成一个新的《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统一零售、批发、仓储等方面的市场管理。

  参与讨论的一位石油公司代表说,各方的分歧很大。“国有石油公司、外国石油公司以及民营石油企业都各有各的说法。”这位人士说。

  中国加入世贸时承诺,2006年底前全面开放成品油批发市场,因此,由商务部主导石油市场准入资格以及游戏规则的设定。而在石油产业的其他领域,石油炼制和石油化工产业门槛则由发改委推出,国土资源部是制定石油上游勘探和开采领域规则的主要部门。

  乐观的业内分析人士认为,该管理办法可以在6月底推出,但也有人士预测,推出时间要拖到第三季度。涉及石油批发的数项硬指标可能会有所调整,有升有降,但从整体上看,商务部还是坚持将石油市场的门槛提高。

  中信战略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该收购协议的失败对中信资源的商业策略是一个打击。

  中信资源宣布,该公司未来的策略为“继续进行收购,或与国际商品和天然资源行业的领先企业成立联盟,同时凭借母公司在中国商界中的独特地位,以及自身有目共睹的实力,排除妨碍外商进入中国市场的阻力”。

  中信资源称,公司在石油等新的业务方面获得最终母公司北京中国中信集团公司的全力支持。后者指定公司作为集团整体天然资源业务的主要控股公司。目前中国中信集团公司间接持有公司的股权刚超过60%。

  但显然,中信资源在收购石油业务以及“排除妨碍外商进入中国市场的阻力”方面做的不很成功。

  去年公司计划收购泰国石化75%的股权,但最终功败垂成。目前该公司在石油业务方面只拥有大港油田孔南区块的部分权益。

  业内人士认为,中信资源和中信集团的战略互动将最终影响它们在石油产业的进取。

  事实上,中信集团已经在石油业务上有新的战略调整。此前有报道称,中信集团计划以22亿美元标价洽购加拿大Nations Energy在哈萨克斯坦的arazhanbas油田项目。中信资源并不是收购行动的主体,尽管该公司市场预计会获得优先购买权。

  Karazhanbas油田项目已探明储量逾4亿桶,报道指以国际标准每桶探明储量6至8美元计,该油田价值约为24至32亿美元。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