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争夺伦交所 > 正文
 

伦交所总裁称不排除与其它交易所合作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08日 05:42 中国证券报

  

伦交所总裁称不排除与其它交易所合作
伦交所CEO高磊雅(本报资料图)

  本报记者 朱长征 北京报道

  在竞争对手越逼越近的时刻,伦敦

证券交易所(LSE)总裁高磊雅(Clara Furse)依然保持着其惯有的自信:“我们并不排除与其它交易所开展各种形式合作的可能性,但现在暂无可奉告。只能说,一切皆有可能。”

  上周末,纽约证券交易所集团(NYSE Group)与欧洲证券交易所公司(Euronext)宣布合并。这一跨越大西洋的握手引起国际

资本市场阵阵波澜。

  6日,高磊雅在北京向记者平静地表示,不对竞争对手的商业行为发表评论。她谈论更多的是伦敦证交所及金融城的国际化、治理标准及融资便利。

  但这位伦敦证交所历史上的首任女总裁,显然面临着新的挑战。股东、交易商等正在等待她和交易所董事会有所应对。

  证明实力

  伦交所上一财年的运行让高磊雅颇感满意。在截至2006年3月31日的一年间,伦敦证交所的营业收入比上一年增长19%,达到2.91亿英镑(约5.55亿美元),运营利润上升了42%,达到1.2亿英镑。

  高磊雅认为,伦交所在国际化、技术投资和交易量等三个方面独具优势。首先伦交所是全球国际化程度最深的交易所,有来自23个国家的600家海外公司挂牌上市,伦敦的机构投资者更注重国际业务,相比之下,伦敦机构投资者的海外股票投资比例达40.5%,而美国投资者的这一比例约13.5%。

  近两年,伦敦市场吸引了俄罗斯、印度、中国以及中东地区的企业前来融资。为了扩大国际业务,增加国际投资者,高磊雅甚至致信俄罗斯总统普京,对俄改善投资环境提出建议。

  在技术投资方面,高磊雅自认为比同行倾注了更多的心力。伦交所以极大的力量投入到新一代交易系统技术的研发,构建交易所的“科技路线图”。

  高磊雅称,国际化和大量技术投资带来了交易定单的巨大增长。交易所因此获取的交易收费也大大增加。

  据交易所统计,去年其主板交易就超过了9万亿美元。评论人士认为,投资高速电子交易系统,并拓宽这一平台的交易种类,由此而来的交易量大增使高磊雅赢得了更高的声誉。

  频繁造访中国

  高磊雅将她频繁访问中国作为交易所国际化的象征之一。现在,有49家中国公司登上了伦交所主板或高增长市场(AIM)。

  高磊雅说,之所以吸引中国公司,因为伦交所是一个综合性交易所,不仅仅是一个IPO的地方。处于发展期的公司,可以去高增长市场,公司长大了,可转主板市场;如果企业需要发债,也有债券市场。

  截至今年4月,伦交所主板有1658家上市公司(326家为海外公司),总市值7.85万亿美元;高增长市场有1501家公司,总市值1458亿美元。

  2004年12月,中国国际航空在伦交所主板第二上市,但最近一年半,未有其它国有企业相随,而中国内地及香港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则纷纷走进高增长市场。

  高磊雅认为,高增长市场是中国中小企业的现实选择,它也非常适合中国最具活力的中小企业。

  高增长市场上市不需要英国金融监管当局的审批,也不需要三年的经营记录。去年有11家中国公司登陆,今年前5个月又有博迪森等12家中国公司挂牌。

  高增长市场的一个特点是由保荐机构把关。市场的保荐机构名为“Nominated ad-viser sponsor”,这与主板市场的保荐人略有不同。上市企业必须终生拥有自己的保荐机构,一旦出现连续三个月保荐中断,交易所有可能将公司摘牌。高磊雅认为这使市场有了严格的保护。

  自1995年创立以来,先后有2360家公司登陆高增长市场,由于转板、除牌、并购等因素,现有企业1501家(包括252家海外公司)。

  这其中有104家升入主板,700多家被兼并或收购了,约有70多家公司倒闭。伦交所亚太区总裁祝晓健女士称,高增长市场的失败率约3%左右。

  去年有519家企业加盟伦敦高增长市场,总融资额156亿美元,今年这一势头更猛,截至4月底,已经有158家企业登陆高增长市场,融资金额为95亿美元。

  链接:

  高磊雅(Clara Furse)女士于2001年2月开始担任伦敦证券交易所总裁。

  1998年至2000年,她就任法国里昂信贷劳斯期货证券公司的总裁。

  高磊雅还曾在全球金融市场多个行业中担任要职。1979年她开始从事证券业,1983年加入华宝证券的前身Philip and Drew证券公司,1995年任董事总经理。1996年出任华宝全球期货业务总裁。此外,1992年-1999年她还先后出任伦敦国际金融期货期权交易所(LIFFE)董事和副董事长。

  高磊雅毕业于伦敦经济学院,是王子基金会顾问团的成员,环保组织RICS基金会的理事。她还是注册管理学院的成员,英国工商协会主席委员会的成员,以及欧洲清算所的董事会成员。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