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 > 正文
 

期房禁包租商业地产投资少了香饵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02日 00:0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期房禁包租商业地产投资少了香饵
中国城市商业网点建设管理委员会专家委员会成员 姜新国
    □姜新国

  在我看来,中国

商业地产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融资难:由于国内的商业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短期内搞不起来,于是
开发商
们习惯于从预售或销售的过程中取得资金。这一次,建设部却拉下了一道“闸门”:期房不准包租。

  实际上,期房阶段“售后包租”的销售行为原本就被建设部明令禁止,但在日趋激烈的商业地产竞争中,发展商们不得不重新撒下了这个香甜的诱饵,以尽快实现销售回笼资金。

  但现在,没有诱饵的鱼钩,钓鱼就很难了。

  回过头来看看,建设部历来对商业地产干涉较少,甚至在2004年间,由几部委发起的全国范围大型商业设施调查中都三缄其口。此次建设部借着“国六条”的出台契机,终于对商业地产亮招。

  说实在的,作为业内人士,我同样感到某些商业地产商确实太不像样。商铺建造好了便一卖了之,对投资者的后续经营撒手不管,使得不少投资者“买商铺,为商铺所伤”。但仔细研究一下建设部的通知,所依据的那些法规似乎还不怎么有力。不能忽视的是,与商业地产相关的法律法规在中国尚属空白,没有针对性很强的条文。以这几条法规来干涉市场,还真有些勉为其难。

  不管如何,商业地产尤其是那些通过拆零卖散的产权式商铺,以及类似的投资型物业,被戴上“紧箍咒”之后,商业地产商的生存空间会更加局促。住宅产品做得不好,削价让利能够实现销售、回笼资金;而商业地产一旦遇到法律障碍,不能顺利实现销售,那么麻烦就大了,尤其是那些一轰而上“如法炮制”的项目便十分令人担忧。

  今年是商业地产市场的转型期,“资产优质化、经营实心化”是市场的发展方向。在市场位于交叉路口之际,这背后一掌无疑将逼着商业地产在开发、经营上向

资本市场靠拢,同时与国外先进商业理念接轨。

  “切小、卖散、套现脱身”的炒作手法一旦受到限制,有些人的手脚就被绑起来了。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