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中国画廊业将经历“风雨”时期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29日 00:0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中国画廊业将经历“风雨”时期
常青画廊
中国画廊业将经历“风雨”时期
北京季节画廊
中国画廊业将经历“风雨”时期
现在画廊□葛颐

  中国的画廊业诞生的背景与众不同。当1990年全球艺术市场笼罩在日本泡沫经济造成的大规模崩盘的阴影中时,中国艺术品市场还是一片处女地,刚刚受到人们的关注。随后“画廊”这个新事物便在北京、上海等地以各种形式出现:红门画廊在北京成立之初以餐厅的名义登记,而上海的香格纳则注册为礼品店。到2003年,短短十几年时间,各种来历的画
廊大量涌现出来……

  地区分化与区位调整

  地区性的分化是市场经历“初创”期,走向“立新”期的一个信号。画廊业在发展之初就有地域的特殊性,因为只有在北京、上海、广州这样中心的城市,才有适合其生长的温床。独特的地域环境与城市品格,决定了这个城市的画廊在营运方面有相同的基色,尤其近年来北京、上海等城市画廊发展已具相当规模,地区间的差异与竞争也逐渐显露。如何立足于本地区优势,凸显自身特点,成为新的发展时期画廊需要关注的重点。

  在地区分化进程的同时,每个城市里的画廊集群也出现了区位调整。在分布上原本分散的画廊,出现了从点到面的变化。扎堆效应的艺术区、艺术街接力赛般开辟,如北京的大山子艺术区、酒厂艺术区、观音堂“画廊一条街”,上海的莫干山艺术区等都相继成立。在调整区位分布同时,艺术聚集区还开办艺术节以吸引人气和买家。

  国际化进程加快

  画廊在中国的发展一直与“国际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早期表现为一些外籍人士凭借前瞻性的眼光,白手起家在中国开办画廊,香格纳画廊、红门画廊均属此列;近两年则表现为大批海外画廊业成熟资本的进入,目前纯粹外资的画廊已逾十家,如德国投资的空白空间、

意大利投资的常青画廊、韩国投资的表画廊等。外资进入中国的速度之快、投入资金之多,在亚洲其它艺术新兴地区都极为少见。

  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画廊寻求拓展海外市场。连续六年参加巴塞尔艺术博览会的香格纳画廊六月还将出现在那里,常青画廊也将以其意大利总部的名义参加博览会;事实上一些实力雄厚的中国本土画廊已经磨拳擦掌,无奈巴塞尔对申办画廊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只能假以时日。在其它国际性艺术博览会上,中国画廊的身影已是频频出现。这既是国际化的趋势使然,也是由于中国尚缺少公共收藏造成市场胃口不甚明朗,迫使画廊在海外寻找更多的销售机会。

  外资画廊的“进来”,与本土画廊的“出去”,意味着中国画廊业将进入国际市场平台。在这一过程中,各种力量的合力影响着中国艺术品市场。而中国本土的画廊,要想见到彩虹,应该做好“经历风雨”的准备。

  画廊类型更加多元

  画廊类型的丰富,为本土画廊下一步的发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在上海,两年前成立的外滩三号,擅长集结外部资金力量为己所用,专注做当代艺术的展览;在北京,出现了由重要的中国藏家创办的画廊,不禁让人联想到英国大藏家查尔斯·萨奇创办萨奇画廊以至影响全球艺术市场。各种创建方式不同、经营目标不同的画廊相继出现,丰富了本土画廊的种类。其中也许不乏混水摸鱼的投机者,但只要是用心经营的画廊,都有可能在将来成为市场中的“黑马”。在此种背景下,中国画廊业将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完成从量的增长到质的改善、从本土市场到国际市场、从粗放式发展到集约式发展的种种改变。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