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谨防喧嚣和虚热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22日 00:0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谨防喧嚣和虚热
喧嚣的798仍不断有新的画廊和艺术空间进驻□Art Basel 亚洲观察员 Jonathan Napack

  中国艺术市场加温的速度特别快,而在国内经济起飞的同时,艺术环境和市场都变得比以前复杂得多。不仅是中国,全球的艺术市场都在发热,最近就出现了以知名大学如耶鲁等大学艺术科系学生作品策划的艺术博览会,才大二学生的作品就被卖到5000美金之高价
。这个现象指出全球收藏家多么迫切地在寻找好的艺术品。

  中国艺术环境和市场目前有两个特殊现象,让艺术市场未来发展比其它地区难预测。其一是中国当代艺术可以说才从零开始,没有历史,没有祖父母辈有收藏艺术的经验,也几乎没有评论。我们既不能从收藏机关看到艺术的脉络,也找不到艺术杂志或书籍作为参考,大家都处在史无前例的环境中。其二,中国艺术市场从1990年代开始,当代艺术的收藏家绝大多数是西方收藏家,比例占到七成之多,而且当代艺术的艺术家数量是非常少的,这个现象让不少艺术家是为了买家而创作的,同时很多艺术家看到一些扬名海外成功的案例,都很急着要挤上国际舞台,然而多数的结果都是让人失望的。

  中国本土了解当代艺术的收藏家不多,虽然最近常常有西方艺术的展览,但时间还不足以培育出为数众多的专业收藏家。而由于中国本土的当代艺术家很少,一出现好艺术家,就会被西方的专业收藏家包围,竞相出价,而使其市场显得很热。

  尽管很多人对中国艺术市场寄予厚望,如韩国艺术产业对中国大陆就兴致很高。韩国的画廊产业主要由几家大型画廊所垄断,许多难以伸展的小型画廊都希望能转进中国大陆图发展,并和许多当红的艺术家签约。

  当然对艺术市场影响最大的中国在政策上对画廊的合法化,同时也让艺术交易的范围越来越大。媒体的影响也对

艺术收藏有相当的宣传作用,在最近十年间,不乏时尚、风格、品味等强调生活情调的杂志用很大的篇幅介绍艺术家、让艺术收藏成为一种很酷的风尚。另一个艺术市场虚热的原因是中国的投资环境并不健全,有些投资热钱涌入艺术市场,以短线交易做投机投资。这样做艺术的生意让许多人觉得不安,使艺术环境发展不稳定,对年轻艺术家也很不利。

  最近在北京和上海出现大量的新画廊,但是好画廊的数量却很小,绝大多数都是虚华浮夸的事业,没有策略也不做市场调查,只做短线买卖。所以有兴趣者应跟随好画廊的步子。好画廊就是那些和艺术家一起工作、为艺术家举办展览、只卖作品给好收藏家的画廊。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