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新浪财经特别策划--“5-19”是否重临? > 正文
 

激情5-19--回眸股市15年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19日 01:14 北京现代商报

  时间再一次定格在5月19日,在这个至今仍令股民无限遐想的日子,市场是否还会以“不再重来”作为答案呢?

  1999年5月19日,中国股市启动了迄今为止最壮观的一轮牛市行情,上证指数(资讯 行情 论坛)从1050点附近开始启动,两年之后攀上了2245点的历史新高,指数的累积涨幅超过了100%。不过,随后股市便进入了长达5年的大熊市,万千股民深套其中,万亿市值挥来散
去。

  屈指算来,作为资本市场最重要改革成果之一的股市,已经来到中国15个年头了。15年前的12月19日,时任上海市市长的朱镕基在浦江饭店敲响上证所开业的第一声锣时,当时的人们就好奇地猜测“股市”会往何处去。

  15年中,股市迎来送去了上亿股民,也见证了5任证监会主席的更迭变换。功过是非,历史最有说服力,但伴随着他们的足迹,15年的点点滴滴已然清晰。

  ■第一次大牛市:1990年12月19日至1992年5月26日

  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以后,挂牌股票仅有8只股票,人称“老八股”。当时交易制度实施1%涨跌停板(后改为0.5%)限制,股指从96.05点开始,历时2年半的持续上扬,终于在取消涨跌停板的刺激下,一举达到1429点的高位。

  ■第一次大熊市:1992年5月26日至1992年11月17日

  冲动过后,市场开始价值回归,不成熟的股市波动极大,仅仅半年时间,股指就从1429点下跌到386点,跌幅高达73%,这样的下跌在现在来看是不可想象的,而在当时,投资者们都自然地接受了,难怪有人说,还是早期的股市炒起来爽。

  ■第二次大牛市:1992年11月17日至1993年2月16日

  快速下跌爽,快速上涨更爽,半年的跌幅,3个月就全部涨回来。从1992年11月17日的386点开始,到1993年2月16日的1558点,只用了3个月时间,大盘涨幅高达303%。这种行情在现在看来,足以让投资者羡慕不已。

  ■第二次大熊市:1993年2月16日至1994年7月29日

  快速牛市上涨完成后,股市的大扩容也就开始了,伴随着新股的不断发行,上证指数也逐步走低,进而在777点展开长期拉锯,后来777点位失守,大盘再度一蹶不振的持续探底。到1994年7月29日,股指回到325点,但这次熊市带来的“成果”是上市公司数量急速地膨胀。

  ■第三次大牛市:1994年7月29日至1994年9月13日

  证券市场一片萧条,在人们都对股市信心丧失殆尽的时候,市场中甚至一度传言监管层将关闭股市,为了挽救市场,相关部门出台三大利好救市,股市再度亢奋,1个半月时间,股指涨幅200%,最高达1052点。

  ■第三次大熊市:1994年9月13日至1995年5月17日

  早期的股市不讲究什么价值投资,业绩好坏也是无所谓,最重要的是流通盘要小,这样好炒。但是随着股价的炒高,总有无形的手将股市打低,在1995年5月17日,股指已经回到577点,跌幅接近50%。

  刘鸿儒:开荒修路打基础

  

激情5-19--回眸股市15年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刘鸿儒被誉为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最懂资本市场的官员,在业内拥有良好人缘的他在任证监会主席期间,开创了一个官方监管与市场行为的博弈时代。

  刘鸿儒涉足股票的那几年,市场正处在一个动荡不安的大环境里。1989年,王波明、高西庆、李青原等人设计了两大证券市场。1990年,深圳抢购股票成风,出现许多问题。人们对股票市场进行了激烈争论,深沪两个股票市场面临被政府部门撤销的压力。

  1992年8月,深圳股票市场发生8-10事件,投资者对新股抽签表发售工作不满,引发股市骚乱,受其影响,深圳股市几乎全面停顿。1993年至1996年出现了我国股市历史上的一大熊市。1992年上证指数达到1400点以上,到了1994年的头7个月,上证指数一直跌,从最高907点跌到最低325点。1994年至1996年还分别出现了两个底部。

  1991年春节前后,江泽民、李鹏等中央领导先后找体改委副主任刘鸿儒谈话,刘说:“应当相信我们这些共产党员、老同志不会去搞私有化,主要是在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建立股票市场。要允许我们搞实验。”中央表示保留现有的上海、深圳两个点,股票市场就这样保留下来。

  1992年10月,国务院证券委员会成立,刘鸿儒担任其下属机构证监会的主席。刘到“8-10事件”救火,把自己救成了证监会主席。

  政绩:火山口做出大市场

  当时的证监会是个身份不明的半民间组织,开办费是借的,甚至连自己到底是干什么的、归谁管都说不清楚。它和国务院证券委都是深圳“8-10”事件的产物,刘鸿儒扮演的是一个“救火队长”的角色。他对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说:这项工作是火山口。

  刘鸿儒任内的答卷:他离开前的1994年,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达291家,总股数为639.47亿股,市价总值为3690.62亿元,投资者人数为1058.99万。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人如其名,刘鸿儒像在五道口教书一样,在证监会有条不紊地处理其任内的三大工作:立法、组织机构投资者、规范市场。刘鸿儒这些枯燥但又不能体现出业绩的工作,给后来证监会的发展挖好了地基,福荫了后来的领导人。在他任职的29个月里,股市逐渐形成了全国统一的大市场,中国股市由此经历了启蒙期。

  刘鸿儒说,第一任主席任务就是开荒、修路、铺轨道,把这些事情做起来,任务就算完成了。

  遗憾:供求平衡成死结

  白璧微瑕。刘鸿儒任内,有一些很遗憾甚至是工作做得不到位的地方。在1991年至1996年的5年间 ,股票营业部从数十家扩展到现在的近3000家,入市资金从10多亿元增加到现在的3000多亿元,而上市公司却只从当年的近20家增加到现在的400多家,上市流通的股票只有300亿股。股市的供求关系极不平衡,这样就造成了股价在最初两年出现暴涨的局面。

  刘鸿儒现在的工作单位是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离任11年来,他始终保持了对于证券市场的关注和研究。在媒体频频出现的有“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官方称呼,有“资产研究会会长”的学术称谓,但人们更为看中的是他“证监会前主席”的耀眼字眼。

  刘鸿儒在任大事记

  1994年7月30日,中国证监会推出“三大救市措施”,一个半月,上证综指上涨了223%。 中国股市在1994年、1999年、2004年经历了巨大的转折周期,但各个阶段的政策调控都不是简单地重复历史。只有“对外开放”是一贯的政策标准。

  1995年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发生“国债3-27事件”,刘鸿儒因此离任。

  周道炯:救火队员堵窟窿

  

激情5-19--回眸股市15年

  周道炯自1995年3月至1997年6月任中国证监会主席。他上任时上证指数在600点附近,上海股市日成交量6亿元,离任时上证指数在1200点以上,日成交量100亿元。其间经历了两次上升行情,一次是因为关闭国债期货引发的1995年5月18日的井喷牛市,一次为1996年初开始的绩优股长期牛市。

  1996年的大牛市改变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全貌,投资者从以投机为主的跟庄炒作开始向以投资为主的价值投资转变,股市中涌现出了相当多的明星股票,例如四川长虹(资讯 行情 论坛)、深发展(资讯 行情 论坛)等。

  政绩:救火队员迎头上

  1995年3月到1997年6月的证券市场可谓多事之秋,股市、期市违规事件频繁发生。周道炯担任证监会主席也是临危受命,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救火队长”。

  1995年3月,3-27国债期货出现重大违规,该事件引起集体上访,并以集体跳楼相威胁,这是周道炯上任后的第一道难题。5月18日,周道炯关闭国债期货交易,并通过协议平仓的办法使该事件得到了妥善解决。

  后来四川长虹出现重大违规事件,按照当时的规定,转配股暂不上市流通,其时长虹刚刚实施了10股送7股派1元的分红方案,复牌后长虹股票突然抛盘如雨,股价异常下跌。投资者惊奇地发现,长虹转配股的红股竟然可以卖出,其后长虹股票紧急停盘。在周道炯主席的主持下,为了不产生新的不公平,尊重既成事实,证监会决定该转配股的红股可以继续流通,但应该锁定的部分由违规方中经开等机构锁定,该事件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1996年年底,股市开始出现过度投机,股指持续走高,于1996年12月11日达到高点1258点,为了防止市场风险过大,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强调股市风险,股市连跌4天,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上市公司造假也爆出了第一个案例,1997年初,琼民源公布财务报告,谎称1996年度“实现利润5.7亿元,资本公积金增加6.57亿元,比上一年度增加1000倍”。经查,该报告严重失实,虚增利润5.4亿元,虚增资本公积金6.57亿元,后周道炯勒令琼民源停牌,该事件没有造成不良后果。

  遗憾:抑制投机显不足

  周道炯在任期间,股市多次出现投机过度,而管理层解决问题的办法多为行政手段。虽然事件得到了解决,但是对市场参与方的损害也颇为不小。这两年间,管理层一直也没能找到一个合适的预防机制和预警机制,而对于违规事件,多以关闭、停牌来解决,其手法颇显单一。

  二级市场方面的问题主要出现在管理层对极端市场状况反应偏慢。1995年5月18日,股市开始出现异常暴涨,管理层未加干预,终导致高位参与的投资者被严重套牢,长虹事件直到出现的第三天,管理层才勒令四川长虹紧急停牌,事实上,在第一天收市清算后管理层即可发现存在违规问题。

  周道炯在任大事记

  1997年2月18日,市场传言有香港媒体报道伟人邓小平已经辞世,当日股市即出现暴跌,上证指数从最高999.23点直落894.85点,震幅超过100点。2月19日,管理层即出面辟谣,股市再度回暖,2月19日上证指数收盘962.69点。正当投资者以为是虚惊一场的时候,2月20日清晨,早间新闻报道:邓小平同志于2月19日逝世。

  2月20日股市开盘,几乎所有股票均为跌停板开盘,巨大的抛单压在跌停板之上,30分钟后,源源不断地买盘开始出现,深发展、四川长虹首先翻红,跟着各路股票陆续开盘、走高,上证指数收盘报965.08点,以红盘报收。

  周正庆: 痛下重手“ 赢”牛市

  

激情5-19--回眸股市15年

  用“临危受命”来形容周正庆的走马上任,一点不为过。当时,1997年7月开始爆发的亚洲金融风暴余波未定,受灾最严重的是泰国、马来西亚,紧随其后的是中国香港、韩国,这些国家和地区尚未从危击中恢复过来。

  国内A股市场也未能在这场风暴中独善其身。到周正庆上任时,上证综指已从1997年的1500点高位回落到1200点。同时,股市的融资功能也急速萎缩,1998年全年,A股市场筹资额比1997年减少了484亿元。

  政绩:振兴股市立新规

  针对当时证券市场的低迷情况,周正庆上任伊始,便着手组织证监会对国内A股市场进行摸底调查,并于1999年初酝酿了一份关于进一步规范和推进证券市场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请国务院批示。

  在此基础上,周正庆协调相关政府部门,对证券市场混乱的状况进行了一系列的清理整顿,其中包括:清理整顿场外非法股票交易市场、证券机构、期货市场、证券交易中心;清理整顿原有证券投资基金等。

  在清理“风暴”中,证监会关闭了涉及340万股民、520家企业的41个非法股票交易场所,基本控制住了市场的潜在风险。

  到1998年年底时,证监会先后颁布实施了250多项法律法规。

  1999年5月16日,经过各方面的协调和修改,国务院正式批准了这份包括改革股票发行体制、保险资金入市、逐步解决证券公司合法融资渠道、允许部分具备条件的证券公司发行融资债券、扩大证券投资基金试点规模、搞活B股市场、允许部分B股H股公司进行回购股票的试点等六条主要政策建议的文件,世人称之为“国九条”。

  这一信息向外披露后,引发了著名的“5-19”行情。

  此外,周正庆在任证监会主席期间,作为中国入世谈判领导小组的一员,他在入世谈判中坚持我方的原则和立场,拒绝了美国关于外资直接进入A股市场进行交易的要求。经过艰苦的谈判,使美国最终基本接受了中方的减让表,为A股市场避免重蹈亚洲金融风暴的覆辙立下汗马功劳。

  遗憾:二板难题未解决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周正庆是“5-19”行情的直接缔造者。以此为契机,中国股市展开了长达两年的牛市行情,留给所有证券市场的参与者留下了一段美好而难忘的回忆。

  不过,这并不能让人们就此忽略他在执证监会牛耳时留下的些许遗憾。首先,创业板未能及时推出。当时,大洋彼岸的纳斯达克市场正红红火火,国内对创业板及时推出的呼声也是一浪高过一浪。然而,出于谨慎考虑,当时的证监会还是不敢让创业板及时出海。使国内风险投资业错失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

  周正庆在任大事记

  1999年5月19日,爆发著名的“5-19”行情。上证综指从1070点,经历长达两年的上涨,最终达至2245点的历史高位,这一纪录直到5年后的今天仍未被打破。

  1999年7月1日,历经风雨的《证券法》正式实施,初步形成了证券市场法律法规体系。

  1999年9月22日,提出“在不影响国家控股的前提下,适当减持部分国有股”。以此为起点,股市进入牛熊转折期。

  2001年10月23日,受国有股减持方案暂停的消息刺激,个股全线上涨,成为实施涨跌幅限制以来最大的一次单日涨幅。

  周小川:强推变革惹争议

  

激情5-19--回眸股市15年

  2002年12月30日,周小川调任时留给历史记录的上证指数是1366.36点,而这一数字在其上任初的2000年2月24日为1643.31点,股市跌幅为17%。虽然期间周小川和他的证监会曾将股指推高到了2245.44点,但从“高岗上”走下来的股市没能根治中国股市的顽疾,反而套牢了一批忠实的股民。不过,正如周小川在一次演讲中说的:“雨后天会晴,也许明天,也许稍晚,人们会看到晴朗的天空。”中国股市从此走上了变革重生路。

  政绩:海归带来新思路

  周小川是最有明星相的一任证监会主席:年轻新锐、海归背景、学养深厚、思维超前。2000年春节后,周小川上任的消息一经传开,开市第一天,股市几乎全线涨停。

  在周小川任期内,证监会出台的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改革措施——诸如变“审批制”为“核准制”、引进国际会计准则、出台“退市令”、对操纵股价的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等——使得中国的证券市场在深化改革、加强监管和规范化建设方面前进了一大步。

  在这两年中,中国新上市公司结构有所改善,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证券市场自身建设卓有成效——证券投资基金试点取得新进展、网上证券交易得到积极推动、创业板筹建工作已完成相关技术准备、转配股流通问题正在得到解决;加大了对证券期货市场违法违规案件的查处力度,对庄家操纵股价、恶意炒作等违法违规行为予以严惩;股票发行由审批制变为核准制……

  周小川担任证监会主席之后,除了要求证监会不调控指数之外,他还认为应该改变审批职能过多的局面,当好监管者,不以行业主管部门自居,注重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不但将发行上市的审批制改革为核准制,还考虑将核准权还给交易所。为此,证监会发审部门的人员有的已下到交易所工作。

  市场或许不喜欢周小川,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确改变了中国股市。

  遗憾:冒进股改不可取

  作为一个学者型官员,周小川的超前思维和个人魅力征服了公众。但作为一个决策者,他的很多决策却受到了广泛的甚至是尖刻的批评。

  2001年中国开放B股市场,由于信息披露出现纰漏,形成国内投资者为国外投资者解套的局面,B股在短暂的爆发后一蹶不振至今;推行独立董事制度,试图用市场力量形成公司治理中的权力制衡。但由于市场力量薄弱,独立董事大多成了“花瓶”。力推新股发行的核准制,但高市盈率的发行吓坏了包括监管者在内的公众,最后只好回到内部掌控的老路。试图在市场协商的基础上推出国有股减持试点,却在“国有资产不能流失”的铁律前碰壁,被迫会同财政部出台了强制性的减持办法。

  在周小川2002年底离职的时候,股市已经比他上任的位置下降了20%。而他的三位前任就职时和离职时相比,股市都是上涨的。

  周小川在任大事记

  2000年3月14日 证监会决定当年4月起转配股逐步安排上市

  2001年2月19日 证监会宣布B股向境内投资者开放

  2001年6月12日 国务院正式发布《减持国有股筹资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2001年6月14日 上证综指创出2245.44点的迄今为止的历史高点

  2001年10月22日 证监会紧急叫停《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暂行办法》

  尚福林:破冰股改第一人

  

激情5-19--回眸股市15年

  尚福林上任时,股市依然在熊市徘徊。从2003年到2005年,尽管股市也有偶尔的激情爆发,例如著名的“9-14”行情,但依然未走出熊市的阴影。特别是,2005年上证指数无情地一路向下,1300点、1200点、1100点不断在人们焦虑和惊叹声中失守,大盘最低探至998.23点。从2005年年底开始,在股权分置改革即将完毕的利好消息刺激下,股市逐渐回调,逐步收复1200点、1300点的失地。尤其是进入2006年5月,资本市场一反稳健常态,突然加速上涨,上证指数最高达到1678点。市场人士乐观地表示,大牛市行情已经到来。

  政绩:辣手破冰求股改

  尽管有引进保荐人制度、推出深圳中小板、引入QFII、全面整治券商等诸多耀眼的业绩光环笼罩着尚福林,但“开弓没有回头箭”的股权分置改革使他的其他业绩都显得黯然失色。

  众所周知,股权分置是影响股市最大的问题。股权分置问题能否解决,已成为股市走向的风向标。从2001年开始,尚福林就表示,股权分置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市场预期,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在经历了两年的酝酿之后,2005年,尚福林终于选择了中国股市的痼疾——以股权分置来进行试点。这项改革绝对是中国证券史上一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历史功绩,这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将发生历史性转变。

  尚福林是股权分置概念提出并将其付诸实施的第一人。在推出第一批4家试点公司尝试进行股改后,股市出现持续暴跌的走势,在一片谴责、质疑声中,尚福林公开表态:“开弓没有回头箭。”目前,实现股权分置改革的公司已经过半,并将于年内基本完成。尚福林认为,一场战斗下来,“杀敌一千、自伤八百”不足取,股权分置改革的最高境界是不战而胜。

  除了“破冰”股权分置改革外,尚福林的其他业绩也不得不提。2004年2月,保荐人制度正式实施,尚福林表示,发行制度最终将过渡到备案制。在尚福林的推动下,“国九条”也在当年2月份面世。2004年5月27日,中小企业板也顺利推出。这些都为建立一个完善的资本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遗憾:大盘走熊破千点

  解决了中国证券市场最难解决的股权分置问题,按理说,尚福林应该没有什么好遗憾的了。但4年熊市以来,股指的下跌、市值的蒸发以及中小股民的惨重损失又都不得不让尚福林有点遗憾。特别是“国九条”虽然强调要保护股民尤其是中小股民利益,但其颁布后,股市却没能止住下跌的趋势。

  据统计, 截至2005年年中,中国证券市场告别上证指数曾经的历史高点2245点整整4年了,跌幅高达55%(最低探至1000点以下);证券投资的“财富效应”完全丧失。2001年股市的流通市值为1.7万亿元,到2005年年中仅为1.4万亿元,如果剔除其间新股上市融资因素,流通市值减少了8000亿元,中小股民的损失更是惨重。

  尚福林在任大事记

  2004年2月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国九条”)后的首个交易日,市场人士将其称为“中国证券市场第七次重大政策利好”。

  2005年6月27日下午3时30分,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令人瞩目。这是自1992年证监会成立以来,证监会主席首次亮相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股权分置改革也以此为标志,上升到国家重大经济改革举措的高度。

  2005年4月2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宣布启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

  2006年5月17日,证监会公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该办法将于5月18日起施行,标志着因股权分置改革暂停近一年的新股发行重新启动。

  ■第四次大牛市:1995年5月18日至1995年5月22日

  这次牛市只有三个交易日!股市受到管理层关闭国债期货消息的影响,全面暴涨,3天时间股指就从582点上涨到926点。本轮行情充分反映了我国股市对相关“政策”的敏感程度,“股市政策市”的说法也被投资界普遍接受。

  ■第四次熊市:1995年5月22日至1996年1月19日

  短暂的牛市过后,股市重新下跌。从1995年的8月开始,当时仅仅3倍市盈率的四川长虹开始悄悄走强,业绩白马股票逐步受到主流资金的关注。至1996年1月19日,股指达到阶段低点512点,绩优股股价普遍超跌,新一行情条件具备。

  ■第五次大牛市:1996年1月19日至1997年5月12日

  崇尚绩优开始成为市场主流投资理念,深发展、四川长虹、深科技(资讯 行情 论坛)、湖北兴化等龙头股均为业绩极佳的绩优成长股,在这些股票的带领下,股指重新回到1510点,这些股票创造的“投资神化”也对当时的普通投资者进行了一场鲜活的投资教育。

  ■第五次大熊市:1997年5月12日至1999年5月18日

  这轮大调整也是因为过度投机,在绩优股得到了充分炒作之后,到1999年5月18日,股指已经跌至1047点。这两年间,股市的扩容继续疯狂进行,规模出现了难以想象的扩张。严重的供需矛盾使二级市场出现极度失血,持续2年的熊市就此展开。

  ■第六次大牛市:1999年5月19日至2001年6月14日

  这次的牛市俗称“5-19”行情,多数的投资者都记忆犹新,网络概念股的强劲喷发将上证指数推高到2000点以上,并创出2245点的历史最高点,伴随一轮波澜壮阔的大牛市,证券投资基金也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大发展。

  ■第六次大熊市:2001年6月14日至2005年6月6日

  “5-19”行情过后,市场最关注的就是股权分置的问题。投资者普遍认为这是利空因素,解决股权分置也成为股市下跌的理由,股指也从2245点一路下跌到998点。经过这轮历史上最长时间的大调整,A股市场的市盈率降至合理水平,新一轮行情也在悄然酝酿当中。

  商报记者 刘杰 张培娟 周科竞 张景宇

  实习记者 高韬/文

  商报记者 杜刚/摄 赵振超/制图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