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国务院六项措施调控房地产业 > 正文
 

各方人士热议楼市调控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18日 00:0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各方人士热议楼市调控
5月,一直是国家出台政策的“高峰期”。当央行第三次上调利率之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易宪容等业内专家就已经在高呼,新一轮宏观调控开始了。而昨天“国六条”的新出台,更让业界意识到了今年房地产调控的大方向。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城市经济专家刘维新看来,一年多来的宏观调控可以说是我国针对房地产市场力度最大的一次调控,但只有首当其冲的上海市场“冷却”了一段时
间,其他许多地方都没有降,更在今年显出过热隐忧。

  “当前楼市仍过热说明调控未到位,根本原因是四不到位。”刘维新表示,“一是税收不到位,如果按照七部委、国八条的文件规定,税收杠杆到位,炒房、投资行为必然受到制约。二是信贷政策不到位,121文件等规定要求开发商贷款自有资金必须达到30%,而现实中几乎50%以上的开发商都没有按照这个标准操作,这必然扩大了房贷风险。三是土地管理不到位,别墅、高档房等该限制的要有效限制。四是方法不到位,如

经济适用房本身管理就不到位,模式上、制度上的设计也有缺陷。”

  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珏林则表示,调控是否到位还看在市场方面产生的效果。“一看调整结构是否到位。目前就是要增加房源、增加中小

户型,解决更多的城市居民的住房问题。二看是不是全面的住房市场。住房市场主要包括了新房市场、二手房市场和租赁市场。现在大家抢的全是新房,二手房市场没有盘活,租赁市场也不发达,所以需要把整个市场培育起来。三看市场管理是否规范到位。除了培育市场,我们在规范市场方面下的工夫也不够。要规范开发企业的行为,囤地、囤房、虚假信息问题都有待解决。四看土地供给是否真实。就是土地售出是不是符合开发条件,能不能在规定时间内上市。不少地方的土地招拍挂以后,不能按时上市或不够条件上市,就说明这个土地不真实。五看土地供应计划是否考虑城市人口增长,市民改善住房的需求。这几个方面都与
房价
有直接的关系,如果这些方面都基本调整到位了,我们的房价还继续往上攀升,那就说明一个问题,我国的土地供应实在是不足了。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尹中立博士还认为,中国房地产市场存在制度缺陷,如果不解决的话,价格过快上涨很难得到遏制。第一个是住房制度。“对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提倡住房制度改革的人要走市场化的道路。实际上全世界的住房制度都是‘两条腿走路’,就是说一部分人可以通过市场化方式解决,另外一部分人甚至是绝大部分的城市市民是通过非市场化的手段解决的。”第二个是税收制度。“我们国家到目前为止没有财产税,这是重大的制度缺陷。从历史上看,中国人积累下来的财富都表现为住房,这个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和我们的税收制度的不完善有更大的关系。”

  (整理 李和裕)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