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防止出现第二轮投资过热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09日 08:46 中国证券报

  

防止出现第二轮投资过热
防止出现第二轮投资过热
防止出现第二轮投资过热
防止出现第二轮投资过热
防止出现第二轮投资过热
    3月份宏观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多项指标增长拒绝调整,出现强劲反弹,特别是信贷和投资的显著扩张,使经济再现过热苗头。如果这种反弹持续到第二个季度,那么可以判定经济将出现“十五”以来的第二轮过热。所以,要继续执行前期的宏观调控政策,重点是把好“土地”和“信贷”两个闸门,其中土地闸门更为关键,抑制地方政府“逆市场”调节的投资冲动,使投资以及整个经济保持顺势温和调整的态势,让市场的内在调整
在经济结构优化中发挥主导性作用,从而使宏观经济保持持续协调较快的增长态势。

  如果经济出现第二轮过热,累积的生产过剩问题和

通货紧缩问题将使“十一五”中期以后经济增长再次出现“变盘”的概率加大,
中国经济
增长的可持续性将受到很大的威胁。

  经济有再度过热苗头

  当前宏观经济最显著的变化是固定资产投资强劲反弹,带动经济高位反弹。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43313亿元,同比增长10.2%,比上年同期和上年全年均加快0.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00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21615亿元,增长12.5%;第三产业增加值18498亿元,增长8.7%。

  这是在出口增长有所放慢特别是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减少的情况下实现的,反弹的主要动力来自投资,投资的迅速扩张再次成为社会各方面关注的焦点。1-3月累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7.7%,比上年同期加快4.9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增速快2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9.8%,比上年同期加快4.5个百分点。

  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的强劲反弹主要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一是去年下半年以来信贷调控政策的放松,使一季度信贷投放明显偏快。一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1.26亿元,同比多增5193亿元,即新增贷款量增长了70.4%,新增量及其增长率都超过了2004年一季度,更引人注目的是一季度的信贷投放量超过了全年计划贷款规模的一半。去年中期M1增长和贷款增长均偏低,适当放松信贷政策是合理的,但现在看来,这种放松有些过度。二是前两年的宏观调控政策压抑了一些拟建和在建项目的投资实施。这些拟建和在建的项目并没有消失,投资冲动只是被暂时压抑了,特别是2003年至2004年一季度新开工项目相当多,政策的适度放松特别是土地政策的放松和地方的各种"变通对策",使压抑的投资需求再次释放。2003年新开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54.7%,2004年一季度为67.4%。在2004年的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下,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大幅放慢为24.5%,实际的投资完成额也被明显压抑。因此,我们认为,固定资产投资的强劲反弹与这部分投资能力再度释放有相当大的关系。三是受“十一五”规划新的投资冲动的影响。就很多地方政府来讲,执行“十一五”规划就是加快启动“十一五”的项目投资。我们认为,许多地方的{“十一五”规划是在高增长条件下制订的,因此也是一个高投资规划。全国投资是不是过度,特别是许多制造业产品是不是将出现严重过剩,地方上考虑很少。只要有投资就有增长这样的发展观并没有实质变化。从去年以来的情况看,宏观经济在逐步呈现周期性调整的趋势,

房地产投资和消费增长在放慢,出口增长在放慢,消费也有所放慢,一些地方投资增长调整力度较大,但近期地方政府出现的明显“逆市场”取向的投资冲动,使这种调整被大大的延缓,经济增长出现该调不调的新情况,这对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相当不利的,特别是市场调整的空间被大大“压缩”了,低效率投资和低效率供给无法淘汰,加剧了总量上的供大于求的矛盾以及累积的结构性矛盾。

  不过,仅凭一季度的数据还不能判定第二轮投资过热已经形成,我们更倾向于这样的看法,即目前投资加速增长是一次强劲的反弹。原因有三个:一是由于2005年投资是前低后高,即今年一季度投资增长的基数较低,这主要是由于2004年同期增长过高,达到43%,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7.8%。这导致今年一季度投资反弹力量较大。二是从投资增幅及新开工项目总计划投资等指标看,目前的投资增长是偏高,还没有达到过高的水平。今年一季度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和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分别为29.8%和42.0%,比2004年同期的47.8%和67.4%分别低18个和15.4个百分点。而且尽管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长明显偏快,但这与去年同期基数极低有关,去年一季度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仅增长1.5%,这是由于前期宏观调控压抑的结果,最近明显释放。三是一季度投资增长占全年的投资比重一直较低,基本在12%左右,一季度投资的偏高增长并不足以说明全年会继续保持偏高增长。当然也不能掉以轻心,毕竟信贷明显扩张是事实,投资增长及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长均出现强劲反弹,要注意2004年的投资过热是在2003年逐步酝酿的,特别是当时新开工项目增长极高,因此,要继续坚持前期的适度抑制投资增长的宏观调控政策,重点抑制新开工项目投资的过快增长。可考虑这样的货币调控措施,一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提高0.5个百分点,二是升息,可采取“贷款多升、存款少升”的办法,如存款加息0.25个百分点,贷款加息0.5个百分点。同时,要继续执行偏紧的土地供应政策,控制新开工项目的投资增长。

  出口高增长难持续

  3月份出口增长出现了强劲的反弹态势,顺差扩大,一些人认为去年以来的“高出口低进口”态势将持续,顺差将持续扩大。今年一季度顺差达233.1亿美元,尽管这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1.5%,但这是在去年和前年基数较低的情况下实现的,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相对于去年同期是明显下降的。因去年下半年顺差基数较高,将会使今年顺差快速增加的态势难以持续。我们认为,出口的强劲回升不一定能持续,2005年四季度以来出现的出口增长调整趋势可能难以改变。

  一是一季度出口增长相对于去年同期是明显回落的,与去年全年的增幅比也在回落。今年一季度出口总额创月度历史新高,达780.5亿美元,同比增长26.6%,比上年同期回落8.3个百分点,其中3月份同比增幅也比上年同月回落4.5个百分点;比上年全年的28.4%回落1.8个百分点。二是多数主要出口产品金额增长自四季度后均出现了较明显的回落走势。如轻纺工业品出口增长明显趋于放慢,前两个月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服装及衣着附件、鞋类分别增长14.9%、15.5%和16.0%,分别比上年同期放慢8.3个、12.5个和11.9个百分点;不仅如此,一些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也显著回落,如1-2月累计,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部件、自动数据处理设备的零件分别增长23.1%和17.3%,进入近几年来的偏低增长区,前几年月度增长均在30%至40%之间,这两类产品不仅出口增长放慢,而且进口增长放慢得更为明显,今年前两个月这两类产品的进口分别仅增长了12.9%和9.9%。这显示前期加工贸易的高增长也在降温。相反,进口增长将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主要是因为为缓解国际贸易摩擦和实施“十一五”规划中的产业结构升级目标,将增加对国外设备特别是大型装备的进口数量。因此,今年的贸易顺差将有所缩小。

  通缩压力在增大

  尽管一季度GDP增长同比和环比均有所回升,但物价却继续走低,即在增长反弹的同时通货紧缩压力却在加大,在一些人看来这有些不可思议。GDP增长10.2%,物价增幅仅1.2%,这并不是什么好现象,对此要高度重视,2、3月份在投资、消费和出口增长均明显反弹的情况下CPI增幅连续处于1%以下,这也许有时滞的作用,但造成这一不对称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前期的投资持续偏快或过热所引起的产能集中释放所致,如果投资继续保持强劲的回升态势,将意味着下期的产能过剩压力会更大,进而会使通货紧缩难以避免。

  所以,当务之急在于继续控制投资总投资扩张、优化投资结构,使投资增长回落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水平-15至20%,同时,以扩大消费来部分抵消投资和出口增长回落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经济较快增长下的物价温和增长。在目前的情况下,通货膨胀的压力仍然很小,即使GDP再次明显加速也不会发生明显的通货膨胀,原因就是总供给增长速度远大于总需求的增长速度,但却会出现经济增长的更加失衡,投资的再次过度增长将使增长方式转换更为困难,也为更长时间的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埋下隐患。总之,反通缩的最好办法就是继续适度抑制投资增长的同时扩大消费。

  课题组长兼本报告执笔人:王小广

  参加讨论:樊彩跃、李军杰等

  聚焦二季度宏观经济走势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