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放宽外汇管理政策 QDII或将尘埃落定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24日 14:50 中国新闻网 | |||||||||
中新网4月24日电 最新一期香港《经济导报》载文称,QDII(境内合资格机构投资者)何时实施,近年一直只闻楼梯响,却不见实际的出台。然而随着中国人民银行在本月14日宣布调整外汇管理政策,准许符合规格的境内金融机构在境外自由兑换货币进行投资后,相信这个多年僵局将要告一段落。 外汇政策惠及的对象有个人、企业机构和金融机构,而涉及的金融机构有银行、基金
金融机构政策细节已大定 近年全球银行业追求利润的途径,已由过去的只从个人或企业贷款着手,渐渐转移为兼顾非利息收入如保险和个人理财等。内地银行也不例外。在新规则下,除了自有的外汇,银行可以利用个人及企业客户的人民币资金兑换一定限额的外汇来购买在境外售卖的固定收益产品,如债券等。相比以往,理财服务将因覆盖面伸延至在内地占多数的人民币用户而变得更普及。而各银行在指引推出前亦已准备就绪。盛传本年内来港上市的招商银行债券分析师段云飞表示,公司正在设计代客境外理财相关的规章制度,方便日后进行产品认证和申报。鉴于人民币因投资者炒作关系,波幅较以往大。段氏指出,银行在设计相关产品时会加入对冲的元素,以制衡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汇兑风险。 早前外界传闻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它证券机构在QDII出台时只能以自有外汇投资境外固定入息产品。在新例下他们亦能如同社保基金般,投资境外上市的股票。摩根大通估计,此类机构将会投放约11亿美元在海外投资上,较社保基金的5 亿美元为高。外界亦估计,基金机构的资金若流向本港,投资对象不外乎为他们熟悉的国企H股和红筹股。目前共有十多间内地基金机构申请成为QDII试点企业。当中以首个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上海浦东为根据地,管理资金规模为内地最大的华安呼声最高。据悉若成功选为试点,华安将会伙拍外资投资银行推出产品。惟因QDII仍处试验阶段,推出的产品也可能以稳健的定息产品为主。而内地证监会亦已订下成为可发展QDII业务基金机构的准则,包括有良好的注册资本和管理规模、有持续稳定增长的业绩支持和没有任何违规及丑闻等。 目前,内地只有中国人寿得到内地保监会特别批准以2.5亿美元认购建设银行H股,及平安保险可运用17.5亿美元的自有外汇资金,从而拥有投资海外的机会。新制度下,合资格保险机构可自由购买外汇投资境外定息产品及货币市场工具。除了保单,保险公司的收入来源便是来自投资。全国最大保险企业中国人寿上周公布去年业绩。其投资收益录得166亿元,较2004年同期的113亿元增长47%,亦协助公司全年利润较2004 年上升29%至94亿元。而第二大保险企业平安保险去年投资收益有97亿元,使其盈利上升36%至42亿元。从此可见证券投资对保险企业尤为重要。投资比例上,以国寿及平保为例,去年债券分别占了其总投资资产的52%和65%。平保首席投资执行官杨文斌曾指出,海外投资收益率比内地债券的还高,显示保险将有透过投资境外证券以提高公司利润的打算。而再加上购汇削除限制,相信在新例下,企业界在债券及存款上的投资比重会有不少的波动。 对金融机构而言,QDII出台下的投资额度还是个谜。不过,有关个人及一般企业的外汇政策则细节已定,并于下月初正式实行。 个人投资者成受益者 过去一年,香港股市成交节节上升,国企指数更已突破7000大关。一众内地投资者只能望门兴叹。新政策下,境内居民的购汇手续将会简化,居民只要向银行申明兑换外汇用途,便可于年内兑换最多20,000美元外币作自用以至投资用途,从而实践“藏汇于民”的理念。内地投资者除了A股市场外,亦多了港股市场或世界各地股市等选择。投资银行高盛预期,若内地有10%的总储蓄存款流向本港股市,港股的成交量可比现在的上升一半!根据调查发现,内地的个人投资者有七千多万人。若他们当中有70万人全数动用兑换限额,资金已达1,000多亿港元。不过和刚公布的3月底内地居民存款总额16万亿元相比,这只是九牛一毛。但可以预见的是,投资资金的上升空间甚大。若内地人民投资意识加强的话,内地投资者对海外市场的动力可谓难以估计。 企业贸易活动势增 以往,企业经常项目外汇项目的外汇账户在运作前要得到审批,内里的外汇资金额亦有限。但在新例下,审批的程序将被取消,并允许有真实交易背景及须对外支付的企业预先兑换外汇,使企业在外汇的交易上较以往的快捷。账户限额方面,原有账户则根据去年外汇收入的80%和支出的50%的总和作决定。至于新设账户则定于50万美元。广新外贸企业负责人表示,措施可使他们在进行贸易上变得更方便,且能增加投资途径。 最后,在某限额下的贸易付汇,毋须经过外汇局的审核。和以往企业申请用汇而要花一个月时间来办理手续相比,此例亦如上例般节省了时间和成本。外管局亦已表明,推行新政策的目的是推进贸易便利化、不断完善管理以及逐步舒缓外汇供求关系。另一方面,外管局仍设限额作为调控手段,是考虑到现阶段市场发育尚待完善、市场化调控手段尚须加强、金融体系还比较脆弱以及市场微观基础还须进一步健全的关系。相信新例在推行一段日子,成效渐见后,各方上的限制可望渐渐的减少,让更多人及机构从这个外汇政策的改革中得益。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