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经济预测 勇敢者的游戏副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22日 02:45 中国证券报

  

经济预测 勇敢者的游戏副题
配图/万永

  关于经济预测,经济界有不少轶事。据说上世纪80年代,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曾和世界银行合作一个研究项目,对我国宏观经济作了一个短期预测,结果证明世界银行的诸多判断都是错误的,国研中心的有关专家很生气,质问世界银行的专家是怎么搞的。最后,世界银行的专家被逼急了,气愤地说:“我们要是能预测得百分之百准确,早到华尔街工作去
了。”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这两年,国人渐富,自然对于房价与汇率格外关注。然而,恰恰是房价、汇率现在成了经济预测的伤心之地,那么经济学家们预测宏观经济的准确率是否高一些呢?事实证明,这同样是个艰巨的任务,去年底经济学家们就曾一度为宏观经济是热是冷吵得不可开交。这也印证了那句名言,“10个经济学家有11个不同的预测”。

  文/成静卫

  经济预测是一门科学,但一些经济学家的预测却一点都不科学。去年某经济学家说北京、上海房价要跌20%以上,今年北京房价却迎来了大牛市,上海房价似乎也咬牙挺过了艰难时刻。这样的预测也许对宏观调控没有太大影响,但确确实实有不少老百姓被“忽悠”了,他们持币待购一年多后,发现自己买房时还得多掏不少钱。

  经济学家们对

人民币汇率的预测有时也非常不靠谱。2005年初,在
人民币升值
预期非常明确的情况下,世界各大投行对其升值空间都有不同的预测,高盛一份研究报告称人民币有升值10%-15%的空间,事实证明高盛划的这个圈太大了,现在人民币也不过升了3%左右。当然也有人估计得差不多,如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当时表示,估计2005年人民币汇率即使调整,幅度也仅为3%-5%,这和现实情况差不多。

  现在,人民币要升值多少仍是一个热门话题,不同机构2006年又各有自己的预测。不过,要真言中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估计经济界对此亦深有体会,很多机构开始把注意力从汇率波动范围改到汇率政策上去了。近期出版的《经济学家》对此有一句经典的概括,“预测汇率变化,是只有勇敢者和傻瓜才会去做的事。”

  房价、汇率现在成了经济预测的伤心地,那么经济学家们预测宏观经济的准确率是否高一些呢?事实证明,这同样是个艰巨的任务,去年底经济学家们就曾一度为宏观经济是热是冷吵得不可开交。这也印证了那句名言,“10个经济学家有11个不同的预测”。

  弱不禁风的预测

  关于经济预测,经济界有不少轶事。据说上世纪80年代,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曾和世界银行合作一个研究项目,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作了一个短期预测,结果证明世界银行的诸多判断都是错误的,国研中心的有关专家很生气,质问世界银行的专家是怎么搞的。最后,世界银行的专家被逼急了,气愤地说:“我们要是能预测得百分之百准确,早到华尔街工作去了。”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去年末,美国《商业周刊》曾评选出了2005年度十大最失败的经济预测。其中,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名列榜首,因为该校热带飓风研究小组在2004年12月3日曾预测,美国2005年遭受飓风袭击的数量将少于2004年,强烈飓风可能是3次。然而,2005年却是美国历史上遭受飓风袭击损失最惨重的一年,全年共遭受了14次大西洋飓风袭击,其中的7次还是“强烈飓风”,给美国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在这个“差等生”排行榜中,还有两个经典失误。第五大失败预测是有分析师称2005年各国央行出售黄金计划,将动摇黄金的历史地位,孰料金价一路攀升。第六大失败预测是石油输出国组织超能产油将导致油价下跌,但现实情况是,国际油价仍居高不下,甚至创纪录地突破了70美元。

  以上这些失败的案例,足以说明经济预测是个高风险游戏,一场突如其来的飓风就可以把板上钉钉的预测吹的七零八落。

  如国家统计局局长邱晓华所说,经济预测不像

天气预报,天气预报主要是把各种自然因素摸准了,进入到一定的科学领域里面,基本上能够比较准的把握趋势,但再好的技术、再高的科学,都无法准确的解释现实生活中丰富多彩的变化。

  预测会安全着陆吗

  对经济学家们来说,预测是需要勇气和技巧的。为了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和应用范围,经济学家已把考虑到的因素尽可能地扩充,把预测模型尽量做大。1939年,荷兰计量经济学家丁伯根编制的第一个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只有50个方程,64个变量,现在,几百个方程,几千个变量也已不罕见了,并且还有继续加大的趋势。但这似乎并未起到什么效果,经济预测者仍在犯这样那样的错误。

  中国的经济预测者面临的困难尤其大。周小川去年底围绕经济预测有一番精彩的发言,他解释了预测中国经济面临的几大难题:在转轨经济中究竟应该运用计划经济理论模型还是市场经济理论模型;预测时依靠什么数据;如何应用这些数据和对待这些数据的误差;我国一些制度正处在改进之中,很多数据显得不够好用,或者没有统一口径,或者数据会有缺失。

  2005年12月初,国家统计局公布了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的结果,并据此对历年数据进行了修订。这一修订在经济界引起强烈反响。一方面,经济学家以后有更科学的数字了;但另一方面,以前基于旧数字的预测几乎都会发生偏差,在统计部门调整完前几年的统计数据前,经济学家将面临一个混乱的参照体系。

  当然,我国也有不少聪明的经济学家,他们知道如何不在官方公布的数字上翻船。如经济学家宋国青自己设计了一套统计方法,并对官方的统计数字进行了很多修正,他最近几年提出的宏观经济预测数据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为了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朗润预测更是别出心裁。这项预测采取了加权平均的计算方式,15家参与预测机构根据上个季度的预测表现(即提交数据的准确性)获得一定的权重,预测准确度越高,获得的权重越高。最后,每个单位提交的预测数据乘以该机构获得权重,再进行平均。这样,朗润预测的数据组成结构就更具有了灵活性,预测数据也不断趋于合理准确。

  大部分经济学家正通过科学的方法使预测更接近现实,并取得了显而易见的成绩。毋庸置疑,经济预测的方法很重要,但对我国一些“明星”经济学家来说,态度似乎更重要。这些经济学家哗众取宠的嫌疑非常大,他们的预测很“刺激”,或者看起来更顺应民意,但其预测的诸多前提条件却多半没有经过严密地论证,算得上典型的“无知者无畏”。当你跟着这些“忽悠”大众的经济学家往前跑的时候,那就危险了。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