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滥用换股权危及俄石油巨头IPO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22日 02:45 中国证券报

  

滥用换股权危及俄石油巨头IPO
滥用换股权危及俄石油巨头IPO
△俄罗斯石油公司总裁:波格丹契科夫

  本报记者 陈晓刚 北京报道

  1998年的日本电信电话多科莫公司集资额度为184亿美元,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IPO;而意大利公用事业巨头Enel集团计划在今年集资170亿美元,已被外界视为2006年的IPO
冠军;不过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日前证实,该公司今年下半年进行的IPO将募资200亿美元后,新的“桂冠”要易手。

  根据俄罗斯石油公司发布的公告,持有该公司子公司股份的投资者可以将这些股票转换为俄罗斯石油公司的股票。尽管换股比例被俄罗斯石油公司总裁谢尔盖·波格丹契科夫(Sergei Bogdanchikov)认为是“公平合理”,而且是在德勤

会计师事务所、摩根士丹利和摩根大通等权威机构的认可下出台的,但这与期待更高换股比例的投资者来说却与他们的预期相差甚远。

  “这是典型的俄罗斯风格。”日前,一位持有俄罗斯第二大石油生产商———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下属子公司股票的欧洲基金经理气愤地说。为此,多家投资基金已决定聘请律师,并威胁要把俄罗斯石油公司送上法庭。

  俄国公司加速IPO

  4月18日,波格丹契科夫正式将IPO计划递交给了俄罗斯总统普京,并称此次IPO是“对俄罗斯经济自由化的一笔重大投资”。

  2004年以前,俄罗斯公司在上市募股方面表现得颇为谨慎,1996至2002年的7年之中只有4家企业进行了IPO,而且这些企业只把10%至30%的股份投入市场,以确保对公司的绝对控制权。

  2004年10月起,俄公司首次掀起上市潮,当月就有两家大企业成功发行了股票;2005年又有9家俄公司在伦敦市场通过IPO募集了46亿美元。

  英《经济学家》杂志日前发表文章称,俄公司将在今年迎来第二轮上市热潮,该杂志透露,俄公司未来几个月向投资者出售的股票总额将至少增加4倍,价值高达180亿至250亿美元。

  虽然强劲的经济增长势头和潜力巨大的消费市场都让国际投资者普遍看好俄上市公司,但市场人士仍普遍担心,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的俄罗斯目前在投资环境、监管力度和税收政策方面还存在相当多的漏洞。这样的“俄罗斯风格”很可能会令投资者蒙受重大损失。

  以去年5月在伦交所成功上市的Pyaterochaka公司为例,这家俄境内最大的连锁超市上市几个月后,其股价升幅就超过了80%。在该公司宣布年度销售额将达16亿美元后不久,这一数据突然又被公司调低了15%。这在伦敦股市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仅一天之内,Pyaterochaka公司的股票价格就大跌了35%。

  全球最大IPO“多灾多难”

  本次俄罗斯石油公司在换股比例过低问题上引发的争议,又被外界视为是“俄罗斯风格”的经典体现。

  路透社称,俄罗斯石油公司旗下四家核心子公司Stavropolneftegas、Sakhalinmorneftegas、Purneftegas和Komso-molsk的换股比例都被投资者认为偏低,按照这样的比例,四家公司的投资者将分别损失47%、28%、26%和72%。而自从去年12月以来,由于市场期待俄罗斯石油公司会给出令人满意的换股比例,上述四家公司股价的涨幅都超过了30%,有的甚至已经翻番。

  “换股这种形式被他们滥用了,”一位基金经理表示:“这将使得他们能够把庞大的资产从持少数股权的投资者手中转移。”此前,俄罗斯石油公司一直希望把自己的形象打造为国际性的、“干净”的大公司。

  可能的司法诉讼为俄罗斯石油公司能否如期进行IPO蒙上了一层阴影。其实,该公司早在去年秋天就计划进行IPO,但由于对其主要子公司的估值低于市值,投资者的强烈反对而被暂时搁置。另外,在今年2月,该公司财务总监阿莱克斯耶夫、投资关系官员科萨科夫突然双双宣布辞职,也给IPO的实施带来了极大困难。

  许多西方银行还对尤科斯公司最重要的子公司———尤甘斯克事件记忆犹新。该公司2004年被俄罗斯石油公司收入囊中,但是后者却宣布不承担前者的4.82亿美元的债务,一时间引起了西方多家银行的公愤。后经多次磋商,俄罗斯石油公司才于今年答应偿还尤甘斯克的债务。

  “埃文斯光环”落空

  波格丹契科夫曾透露,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ONGC)和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可能成为这次IPO的潜在战略投资者。这不仅有助于俄罗斯石油公司今后在中国和印度的融资与贸易活动,更可以为该公司增添许多国际化的色彩。为此,波格丹契科夫还请来了摩根士丹利的资深投行家奥布莱恩为IPO融资策略团队主管。

  近年来,在俄罗斯

能源企业在世界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的同时,俄政府在能源行业也祭出了新的法宝,邀请多位前西方政要为国有能源企业“保驾护航”。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就因此而受邀出任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旗下俄德天然气输送管道项目的董事会主席一职。

  去年年底,美国前

商务部长埃文斯也收到了俄罗斯总统普京的邀请,希望他能在俄罗斯石油公司供职。普京表示,他邀请埃文斯的目的,是为了证明俄罗斯国营石油公司正在致力于提高运作中的规范性。

  而市场人士却不这么认为,一旦埃文斯前来俄罗斯石油公司成真,俄罗斯总统办公厅第一副主任———有“灰衣主教”之称的伊戈尔·谢钦将不再担任公司董事长职务。而在埃文斯的光环下,俄罗斯石油公司也必将获得海外投资者的信赖。

  在政府操纵下实现大规模兼并和收购后,俄罗斯石油公司已经摇身变成了全球石油大鳄。特别是俄罗斯前首富霍多尔科夫斯基因反对普京而入狱后,他控制的尤科斯石油公司也被克里姆林宫分拆,最盈利的业务部门则被俄罗斯石油公司收购。尤科斯事件在西方造成的负面影响相当之大,对于俄政府来说,淡化这种负面影响已成当务之急。

  不过,埃文斯近日却表示,“家庭和商业上的职责”让他无法接受普京的邀请。分析人士认为,埃文斯拒绝上任的真正原因是俄罗斯石油公司的名声问题。“对于一个前任美国高官来说,在俄罗斯一家国有石油公司上班,尤其是在俄罗斯石油公司这样的背景下,我想会很难接受。”一位分析师如是说。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