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大豆构造完美“空头陷阱”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07日 05:44 中国证券报

  

大豆构造完美“空头陷阱”
青马投资 马明超

  大豆市场最近的急速下跌,让不少投资者对其未来上涨失去了信心。但是从价格下跌原因、下跌过程中持仓的异常变化看,这一次下跌极可能是大豆价格上涨之前的一次完美“空头陷阱”,空头陷阱的始作俑者非美国农业部(USDA)莫属了。

  USDA数字离谱

  “美国农业部的鸡毛,大豆市场还真当成了令箭。”这是市场对美国农业部出台种植面积报告价格下跌的评价。3月31日,美国农业部公布2006年美国作物面积展望报告,报告预测大豆种植面积高达7689万英亩,比去年的7214万英亩大幅提高475英亩,比市场平均预测的7405万英亩也高出284万英亩。报告中,美国的11个大豆主产州2006年播种6310万英亩大豆,较去年增长7%。增长最为明显的是北达科塔,在去年大豆单产提高和今年农业投入成本上升的影响下,该州今年播种面积预计将增加120万英亩。另外增长较为明显的是,伊利诺州的60多万英亩和印地安那州的50多万英亩。美国农业部公布的作物播种意向报告,是在每年3月份前两周进行的调查基础上产生的。问询对象是从美国农场经营者中选择出来的87000农场主,通过邮件、电话、采访方式了解到的2006年农作物种植意向。2006年6月30日,还要再公布一次相应的播种面积预估报告。

  虽然说美国农业部对面积预测有一定科学程序,但是大部分商品机构对这一报告预测准确程度产生怀疑。首先,在今年初的美国农业展望论坛上,USDA对大豆面积增加预测数值仅为200万英亩左右。在3月份的报告中就作出这样大的提高,确实让市场大跌眼镜。其次,在南美进入大豆销售旺季的情况下,美国在主观动机上确实存在故意压低世界大豆价格的可能。但不管怎么说,这一意外利空的出现,却也为大豆市场营造最后的“空头陷阱”创造了条件。

  CBOT持仓急剧增加

  在大豆价格下跌的过程中,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CBOT豆类持仓量急剧增加。从3月28日到4月4日,CBOT大豆总持仓量从359713手增加到377390手,净增17677手,创出了近年来新的持仓高记录。在价格绵延下跌的末期,持仓量暴增,既代表市场中不断有新的资金流入,也代表着多空分歧加大,基金空头与商业多头博弈越来

越剧烈。

  另一方面,截至4月5日,美国基金净空头持仓已经达到了41454手,这一净空头数量仅次于去年2月份暴涨之前的78412手。基金净空头持仓数量超过4万手,既代表空头能量的释放,也代表未来价格一旦上涨势头将非常猛烈。去年2月暴涨之前,大豆基本面也是非常利空,基金更是在大豆上投下重磅空头头寸。但是今年周边市场上涨环境相当好,包括玉米、小麦、金属、原油等商品大都在上涨,因此基金净空单扩张到4-5万手规模,应该算是比较高的水平了。

  周边商品价格坚挺

  打开美国玉米和小麦的周线图,能够清晰看到这两个品种从去年10月份开始已经进入上行通道。而大豆价格仍维持在550-620美分之间振荡。农产品作为大宗商品之一,除了受到自身供求影响外,还受到周边环境影响。工业品价格持续上涨,为相对低迷的农产品带来越来越大支撑。这一支撑一旦受到供求面利多变化支持,将会爆发出猛烈的上涨行情。到那时,投资者可能会去更多的讨论农产品的商品保值功能或者农产品期货的金融属性了。

  大豆弱势是由于其严重利空的供求面造成的,但是供求面是变化的。时间已经进入4月,美国大豆逐渐进入播种期,市场可供炒作的利多题材将逐渐浮现。虽然当前市场仍笼罩在

禽流感、高库存压制之下,但是这种压制已经通过目前正在演绎的“空头陷阱”释放出来。中国对美国大豆的“团购”,南美大豆产量和质量的降低,以及播种期间天气变化,这些因素随时都可能会成为价格反转的导火索。

  笔者分析大豆市场后期走势可能会有两种,一是在探明550美分(以CBOT5月合约为例)支撑后,近期就会转入由慢到快的上行趋势;二是价格在略作反弹后创出新低,目标位置大致在530美分左右,随后爆发迅速上涨行情。

  USDA报告作祟

  大豆构造完美“空头陷阱”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