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从管理角度看国企海外折戟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04日 06:06 中国证券报

  

从管理角度看国企海外折戟
荐书图片

  文/王超

  在“中航油”和“中盛粮油”折戟海外尚未退出视线之余,从事国际化运营的三九集团再曝财务管理失控,在掌门人“赵新先”悲情谢幕后,集团走上了重组之路。笔者在唏
嘘之余,也苦苦深思其中原因。近日偶然得到北京工商大学张晓堂教授的《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一书,读后方醒悟,“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风险也很无奈,”企业如果不把发展国际竞争力放在首位,那么失败是在所难免了。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自由化趋势的不断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逐步提升,国内企业境外投资的发展非常迅猛。

商务部统计显示,目前我国累计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已突破400亿美元,从事跨国投资与经营的各类企业已发展到3万多家,对外投资更是遍及168个国家和地区。但与此同时,有关中国企业境外投资失手的消息也频传。张教授认为,表面原因看似价格波动或决策失误等“天灾”,但其背后总少不了“人祸”的影子,缺乏相应的国际竞争力是这些企业的致命缺陷。

  在长达40万字的《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一书中,张晓堂教授从世界经济史和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史的角度指出,具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华民族在对外经济关系上一向不是掠夺而是“赏赐”,千方百计给予“怀柔”,“四海一家”是中国文化的深邃内涵,所以中国一定要和平崛起。和平崛起就必须融入世界经济大潮,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遵循国际惯例平等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这种竞争既发生在国家层面,也发生在企业层面,而且更多发生在企业层面。因此,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

中国经济参与国际竞争的微观基础。

  笔者也曾读过与此类似的著作,但与本书相比,实用性不强,前者多集中于国家层面和产业层面来论述,真正能为企业带来具体指导意义、专注于企业层面研究的著作却寥寥无几。本书能够拾遗补缺,着力于研究提高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实施措施,始终追求可操作性的整体方略。例如,从国际经济学的角度尽管可以解释某些企业为什么比另一些企业具有国际竞争力,如关税理论、

汇率利率、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制度理论和区域理论等,市场上的同类文章也多遵从这一观点。但张教授认为,从管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更具说服力,为此,他重点从企业资源论、企业能力论和企业知识论等方面来解释。

  作者虽是高校教授,但并未独居“象牙塔”而不闻世事,相反,张教授在主持和参与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的同时,还担任多家公司的经营管理顾问。丰富的实践使得本书真实有效、指导性强。对于从事理论研究的同仁来说,本书采用历史学和经济学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概括了当今几乎所有的企业国际竞争力相关理论,称得上是查询史料、研究探讨的平台;对于从事经营的企业人士而言,更是一本活生生的指导手册,案例之翔实,剖析之深刻、观点之鲜明,可谓前所未有。

  处在经济转轨和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国,企业构成极为复杂,国有的与民营的,外商的与本土的,传统的与新兴的,大型的与中小型的,不同企业不可同日而语。本书正确地认识到企业间的差异,本着实事求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原则,给不同企业提供了到位的发展之策。例如,中国企业如何培育和提高自己的国际竞争力?作者提供的建议极具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包括发挥政府职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制定国际竞争战略、选择合适的行业、占据有利的区位、实现最佳规模、走专业化道路、推进信息化建设、充分开发利用人才、不断技术创新、优化产品和服务以及全面控制成本等。

  对了,本书的可读性也很强。全书采用历史学和经济学研究方法,其理论功底之深厚、实践经验之丰富、文笔之流畅优美,着实令人赞叹。同时还谈古论今、旁征博引,给读者以超值的精神享受。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