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农村金融 也可让农民来办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03日 00:36 中国证券报

  

农村金融也可让农民来办
■两会视点

  农村金融 也可让农民来办

  本报记者 黄立锋 北京报道

  “都说中小企业贷款难,我看农民要贷款比中小企业还要难得多。”

  “设在农村的金融机构,光存不贷,不断把资金抽离农村。”

  谈起农村金融领域所面临的困境,政协委员们的话就收不住,大家都想发表自己的看法。在他们看来,农村金融显然走到了一个关键的当口。

  贷款的心“火热”

  “厂房盖好了,设备也买来装好了,忽然接了一个大订单,却发现没有流动资金了。办厂的农民那个急啊!可就是从银行贷不到款,哪个银行都不行。”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政协副主席周宜兴向记者讲述在甘肃农村亲眼看到的场景。

  “我是搞蔬菜科研的,几乎全国各地的农村都去过,小农户种蔬菜要在大市场里拼搏,就只有自发组织起来,就是经济合作组织,但是很多时候就是卡在钱上。银行不借,农民就只有自己集资了。启动资金不够,很多很好的事情最后也没法办了。”全国政协委员、工程院院士方智远这样告诉记者。

  那么信用社呢?“信用社和农民的联系也薄弱。现在的信用社,在很多地方根本就不再是合作经济。吸收农民的存款,但发放贷款的时候都是只愿意‘锦上添花’,而不想‘雪中送炭’。有贷款需求的农民要从信用社得到贷款也不容易。”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供销总社监事会主席穆励说。

  “都说中小企业贷款难,但远远比不上农民贷款难。”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元和集团董事长刘忠元感慨道。

  银行的钱去哪了

  “银行说什么也不贷款给你,没别的,就因为你是农民,你没法提供银行所要求的抵押资产。要是信用贷款,必须有人来担保,可是又有谁来为农民提供担保呢?”周宜兴这样反问记者。

  “现在

商业银行都搞改革,也要追求利润,没有理由要求他们不考虑风险而去支持农村经济。实行贷款终身责任制后,谁经手放的贷款,要是收不回来,隔多久都得负责任,信贷员可不会去冒这个风险。”周宜兴对商业银行的做法表示理解。

  存款照收不误,贷款发放却很少,农村信用社、县级银行的钱都去了哪里?“信用社把钱存到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又通过总行的资金调拨把吸收的农村存款调到发达地区或者城市,坐收利差。在经济落后地区,这种情况尤为严重。”周宜兴说。

  据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所农民收入课题组统计,仅2000年一年,通过信用社流出农村的资金就高达4639.9亿元。这个数字还不包括通过农业银行和其他商业银行流出的资金。在农村地区,还有一个广为吸收存款、但不发放贷款的机构,那就是

邮政储蓄。它每年从农村和打工群体吸收的存款与信用社相去无几。

  让农民参与进来

  要发展农村经济,要建设新农村,显然离不开农村金融。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关于发展农村金融有整整一段的论述,涵盖了农村金融领域所面临的各方面问题。

  “首先要解决农村资金外流的问题,要让农村资金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体内循环。”周宜兴认为,“国家要硬性规定,将一定比例的新增存款投放当地。同时也要鼓励和引导信贷员深入农村调查,很多时候,只要调查清楚了,其实是可以发放贷款的。”

  显然,按照商业银行和其他商业金融机构的贷款发放要求,农村的经济活动仍然会有很大一部分无法达到。“这个时候,就应该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民可以自己出资组建信用社,也可以通过合作组织为贷款提供联保。”穆励告诉记者,在浙江瑞安,农民自己组成的担保合作社运作非常成功。

  周宜兴表示:“只有允许农民自己、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领域,农村金融才可能真正发展起来。因为国家财政毕竟财力有限,按住了葫芦按不住瓢。”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