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流通推动购并潮 外资特等公民待遇当止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7日 10:40 经济参考报 | |||||||||
根据市场的预测,2006年底股权分置改革即将基本完成,A股实现全流通已经没有太多悬念。 2月24日,在北京举行的2006中国宏观经济预测春季年会上,关于“全流通背景下的新一轮并购浪潮”成为会议的一大焦点。许多专家学者表示,生机勃勃的中国市场不怕购并,外资进入中国后不能再作“特等公民”了。
新机制拆除并购藩篱 “今年是股市的改革年,资本市场的全流通,一定会使得各种各样的购并之手加剧活动。” 普华永道北京企业购并部合伙人谢韬如此表示。 谢韬说,展望2006年并购市场的增长,由于股权分置改革正在进行当中,改革给了购并市场非常大的信心,同时由于2005年有很多交易都顺延了下来,从所有的这些因素看,我们有理由相信2006年购并市场的交易数额将是非常乐观的。 另外还有其他几个因素影响购并: 首先是风险基金。在经历了上一个起伏之后,一些风险投资家逐渐回来了。这些风险基金,正在极力寻找那些具有投资价值的公司。 同时,从去年开始,私募资金第一次在中国出现,并收购了一些公司,其中包括一些不仅政策上不允许,而且是想都不敢想的企业。它们现在正以非常快的速度进入购并市场,创造一些过去没有过的购并形式以及购并规模。 “购并活动有利于统一中国的市场。” 谢韬如此判断。他说,行业整合可以最直接地对2006年购并市场产生重大影响,一个产品有几百种甚至上千种品牌,或者有成百上千家工厂生产同样一个产品的情况,在不被人察觉的情况下,正慢慢改变。“根据商业的法则和市场的法则,这种购并活动是在统一市场,而不是分裂市场。” 外资不能当特等公民 天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林义相坦言,市场所关注的购并全流通股,在目前情况下,国内很多资金都进不来,没有办法参与。流失的空间给谁了?给外资了。外资购并大手笔的操作特别多,这种趋势下去将是非常危险的。 相关信息显示,从2006年1月31日起,《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开始实施,日前又通过了外资投资A股的配套细则,扫除了外国战略投资者正式进入A股市场的障碍。与此同时,国家外汇局资本项目司司长邹林透露,将在2006年降低QFII的准入门槛,并缩短QFII资金汇出锁定期。 “由于今年是股市的改革年,股权改革必然带来新一轮的并购浪潮,并购重组题材将是今年最具投资价值的炒作概念,而针对外资的利好消息更是接连不断。”天相投资报告如此分析,“股改可以对上市公司的质量来个大换血,筛选出优秀的公司,兼并重组绩差的公司,彻底改变A股市场的结构性问题,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而通过引进国外先进资金和管理方式将是最有效的变通之法。” 林义相表示,在对待外资的问题上,我们往往会走两个极端:要么是外资不好,拒之门外;要么是外资来了,享受特等公民待遇。出现“外资是特等的,国有是一等的,民营是二等的,个体是下等的”奇怪状况。 “不能说外资不让进,但是外资进来了,就要遵守一定的规矩和条件,享受一定的国民待遇,而不是挑战国民待遇或者享受超国民待遇。”林义相说。 3年禁售期推迟流通时间 “我们前面进行的改革,充其量是非流通股东把股送出来,万里长征还没走完第一步,至于全流通后将会怎么样,起码要到2008年才能讨论。”著名经济学家、首都经贸大学教授刘纪鹏如此表示。 对于《关于外国战略投资者开立A股证券账户等有关问题的通知》,刘纪鹏的评价是,“政策意图除了引进境外资金,也有推迟全流通时间之意。” 刘纪鹏表示,股权分置改革的要求是非流通股在三年内逐步流通,如果境外资金能够接手这些非流通股,根据规定因为有3年禁售期,可以大大推迟非流通股的流通时间。 针对目前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基本与独董无关这一现象,刘纪鹏表示,全流通解决过程中和解决之后,一股独大和职业经理人的激励问题仍值得关注。全流通和公司治理将日益强化职业经理人的作用。伴随着职业经理人作用的极大发挥,必须有另外一种力量来制约职业经理人。对于职业经理人的制约,从国际的经验看主要是看独立董事。国际经验同时也显示,独立董事实际上正逐渐步入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 “在这种背景下,下一步的期权激励当中,应该把独董利益考虑进去,独立董事不给期权说不过去。”刘纪鹏说。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