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短期调整不误机构布局 下跌只因获利回吐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8日 08:24 中国证券报

短期调整不误机构布局下跌只因获利回吐

  本报记者 徐海洋

  一度风风火火的“跨年度”行情,在冲高1231点后显露出疲态。指数的缩量下跌走势已经明确指示短期市场进入震荡整理阶段,我们尚不能对春节前的鸡年收官行情抱有过高期望。不过,由于影响市场中期走势的因素没有根本变化,短期调整只是延长了行情的布局时间。

  获利回吐是下跌内在动力

  上周五大盘冲高回落之后,本周一市场更是在大盘蓝筹股的带动下,收出此次行情中最大的实体阴线。银行、地产等前期龙头领跌市场的表现,对市场情绪造成了很大打击。从下跌的原因分析,目前市场累积的获利盘压力是下跌的内在原因。

  通过对行情进行分阶段统计,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简单结论:投资力量确立了行情趋势,投机力量则把市场推向了一个短期高潮。根据Wind系统提供的数据,在2005年12月6日至30日期间,流通市值增加最多的个股为G万科A、中国石化、上海机场等,它们是典型的大盘蓝筹股,行情中蓝筹股价值重估的特征十分明显。进入2006年,市场热点全面活跃,大盘加速上行。统计显示,今年1月4日至13日期间,A股涨幅最大的个股为G京东方、天通股份、G陆家嘴、用友软件等。在短短8个交易日里,有14只个股的阶段涨幅超过30%,G京东方涨幅接近50%。

  投资与投机两种力量的共振,使市场累积了大量获利盘,这是市场震荡调整的内在要求。而股指在技术形态上的压力进一步放大了投资者短期出局的心态。从技术形态来看,指数越过1220点之后,既面临2005年9月反弹高点的压力,又面临2005年年初行情中的解套盘压力,技术上有震荡整理的要求。

  机构操作行为带来调整

  当然,上述内容还只是市场转入震荡走势的表面原因,市场参与者的操作行为对阶段市场走势造成了很大影响。事实上,近期闭幕的全国

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对市场投资者行为产生了直接影响。

  从监管工作会议透出的信息来看,

股权分置改革的平稳推进和两法的推出,奠定了市场长期规范发展的制度基础,券商、机构投资者和上市公司等三大主体的蜕变也意味着证券市场正在逐步构建良性循环的发展格局。全新的市场呼之欲出,股市中长期向好格局确立。

  除了相关利好因素以外,在2006年的工作安排中,监管部门对投资者预期中的利空信息也有表述,即关于新老划断再融资和新股发行的问题。市场人士认为,“加紧推出全流通运行机制下的多样化的证券发行制度,适时开展股改后公司的再融资以及

中小企业板块和主板市场的新股发行”的表述,意味着新老划断的时间将早于此前预期。而监管工作会议提出的诸多内容,也意味着政策因素将继续构成2006年行情的重要影响因素。

  从投资策略的角度来看,在巨大不确定性存在的情况下,获利了结、等待更好时机或者调整策略,自然是上佳选择。从盘面上看,G万科A、中国石化等均提前于大盘启动,也都提前于大盘回调。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此次反弹既使基金净值获得了大幅提升,也给基金带来了巨大的赎回压力。这种赎回既有基金持有人的解套性赎回,也有机构持有人的“套利性”赎回。目前,机构投资者已经成为基金的主要持有人,他们的一致性行为对二级市场有直接影响,并产生机构投资者们的套利空间。

  下跌带来布局机会

  可以看出,近期调整更多是参与者波段操作的结果,机构的短期撤出也不意味着他们对市场的态度发生了改变。在市场内外部环境逐渐向好的趋势下,充裕资金与有限投资路径之间的矛盾,注定了我们无法在趋势上看坏2006年的中国股市。当然,也不能指望资金对市场的推动作用在短时间里全面爆发。

  基于市场趋势并没有变坏的结论,那么,未来大盘也不大可能出现深幅调整。到目前为止,市场普遍认可的“主题投资”还都没有明显显现,短期的市场调整将为机构布局未来热点提供新的机会。

  不过,机构暂时离场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在没有看坏趋势的基础上,时间因素终于空间因素,鸡年收官行情很可能在宽幅震荡中完成。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