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三:海信胜出的理由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05日 11:47 和讯网-证券市场周刊 | |||||||||
本刊记者 李明瑜/文 2005年6月,科龙电器原董事长、格林柯尔系实际控制人顾雏军在京高层公关无果,遂令科龙电器新闻部门对外放出重组之风——他只能售股还钱。 顾的窘境,牵动了买家的神经,对这样的收购机会,企业战略家们都有足够的敏感
“尽管想收购的人很多,但能像海信那样,由集团董事长亲自带队,并拿出完整的收购方案,以及重组设想的收购者,只有海信一家。”一位科龙知情人说。 从那时到7月29日顾雏军被司法部门拘捕,这半个月内,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亲自带队与顾雏军接洽、拜访当地各级政府、上下斡旋以促成交易。知情人认为,“海信态度最积极坚决,重组方案最细致,出价也让顾雏军满意。” 海信在收购之初已经提出了详细的方案。这包括六大要点:首先重振市场元气,恢复社会各层面信心;其次,全面理顺科龙的管理体制,使管理走向专业化、正常化,使企业反应速度与管理作风与海信达到一致;第三,靠海信的信誉全面恢复金融机构、供应商等的正常合作与支持;第四,尽快完成股权过户;第五,在夯实管理基础上,力争最短时间取得好的业绩;最后,整合与海信的相关业务。 1994年8月,海信集团脱胎青岛电视机厂而诞生。11年后,海信,这个发端于黑色家电的家电厂商已涉足彩电、空调、冰箱、手机、IT、地产六大产业,成为“黑白融合、3C融合”的综合家电制造商。2004年,海信集团实现销售额273亿元,拥有上市公司海信电器(600060)。 但是,海信的客观现实是,没能在任何一个产品领域成为行业第一。 这更让外界提问:为什么不是长虹、不是美的、不是其他什么人?海信董事长周厚健自己的三点理由已经在上文中表述,此外,家电业的行业背景也成就了海信的收购之举。 那就是与科龙没有产业冲突的彩电业界,不管是国企还是民企,具备了顶端竞争实力的几家企业中,各领风骚三两年,而当下,海信状态最好。 最近一年,不少黑电同行都遭遇泥沼而行走艰难:TCL集团因海外并购而陷入巨亏;四川长虹因海外应收账款而巨亏;创维数码因为董事局主席黄宏生在港涉讼;深康佳因手机亏损而拖累彩电主业。 此刻的海信彩电,却因3年前蓄势平板电视,在今年呈现业绩爆发:三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100%,海信电器今年第二次发出业绩预增公告。来自海信电器的内部信息显示,利润主要来源是高端电视,海信平板电视已经连续14个月蝉联中国市场销量第一。据悉,由于平板电视的贡献,2005年海信电器(600060)销售额有望过百亿。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