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新评谈_焦点透视 > 正文
 

公司债 明年开闸大定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5日 12:13 《财经时报》

  央行降低公司债在银行间市场流通的门槛,无疑将给中国公司债市场的快速发展注入加速度。此举的直接后果是扫清了公司债发展道路上的又一个障碍,但这绝不是央行的唯一目的

  □ 本报记者 钮键军

  中国央行制定政策的手腕越来越值得玩味。

  12月14日,央行对外宣布,12月19日起,公司债可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上流通,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流通的公司债发行额为不低于5亿元人民币(这一门槛并不高),实行多年的流通审批制也改为备案制。

  此前,中国公司债券主要在交易所市场流通,银行间市场仅有4个发行人发行的6只债券品种在交易。而且,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核心力量——

商业银行一直未被明确允许投资公司债券。

  很多人士推测,央行此举的真实目的是,加速促进中国公司债市场的繁荣,并敦促相关部门尽快放开公司债发行,借此化解集中在银行体系的巨大风险。

  一直以来,公司债的主管部门对于公司债的发行有着不尽相同的看法:与央行大力推进公司债的态度不同,掌握着公司债发行审批权的发改委,对公司债发展持慎重态度。这种态度,迫使央行在今年年初,绕道改推短期融资券。(详见本报2005年10月21日第635期 A1版《公司债:金融业PK发改委》一文)

  但知情人士指出,央行此举另有深意。因为发改委立场已有所松动。据悉,在已三易其稿的《企业债券管理条例》修订问题上,央行、发改委和财政部基本达成共识,即携手共推公司债的发展。新修订的《企业债券管理条例》有望于明年上半年由国务院颁布实施。

  央行此举的目的还有哪些?

  央行相关人士指出,现在中国金融改革的重点是国有银行改革,这项输不起的改革重点是,转变中国银行业的经营思路,即改变银行业过度依赖存贷差的局面,发展中间业务将是最有效的手段。

  央行顺势而为

  在很多人士看来,央行选择在此时宣布新的公司债交易条例是必然。短期融资券迅猛发展的势头,一方面证明了央行推动公司债发展的正确性;同时,企业也日益迫切地感觉到,短期融资券不能满足它们长期发展的需要。

  自今年5月央行开闸短期融资券后,这一公司债的转换品种发行量迅速上升。截至11月底,全国共发行短期融资券1121亿元。很多此前在发改委排队等待发行公司债的企业,都转而去央行申请发行短期融资券,因为,其手续简单。

  但由于短期融资券的最长期限是1年,而企业发行债券的最主要目的是筹集长期资本。

  在这种大背景下,市场力量对央行形成“倒逼”。企业都希望,央行能在真正意义上的公司债上有所作为。

  此次央行在其能控制的银行间债券市场上放开公司债的交易限制,无疑有顺应这种要求的意味。

  也有一种看法是,央行此举是按预先制定的步骤稳步进行。

  在10月举行的“中国债券市场论坛”上,央行行长周小川曾表示,今后的公司债将主要是在场外市场进行,面向的投资者主要是机构投资者。

  在很多投资者眼中,银行间市场正是中国目前较为标准的场外市场,同时,市场参与者也都是机构投资者。

  呼之欲出

  无疑,央行此次放开公司债在银行间市场交易审批权,客观上也将放开公司债发行的审批限制提上了议事日程。

  按照中国目前对于公司债的管理办法,发改委负责公司债发行的审批工作,央行负责交易的审批权。

  在央行放松交易限制后,坊间普遍的看法是,只需发改委放开发行的审批规定,中国的公司债发展市场将迅速发展起来。

  12月20日,在央行公布公司债新交易条例的第二天,《财经时报》记者致电发改委财政金融司一位主要负责人。财政金融司是公司债发行审批的主管部门。

  当得知是熟悉的记者时,这位官员表现出一定的热情。但当记者表明,希望能谈谈对于央行放宽公司债交易的看法时,电话另一端明显犹豫了几秒钟,此后态度便冷淡下来。

  一位消息人士告诉记者,其实,目前发改委的态度已经有所松动。这主要表现在,发改委、央行和财政部在修改《企业债券管理条例》上达成了共识。

  1993年,国务院颁布《企业债券管理条例》,在实施五年后的1998年,该条例被废止。发改委、央行、财政部一直就该条例的修改进行磋商,目前已“三易其稿”,据悉,修改后的条例将于2006年上半年由国务院颁布实施。

  评级:另一个障碍

  如果这一消息属实,中国沉寂多年的公司债市场将在明年迎来自己的春天。

  不过,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的一位研究员表示了不同的看法。在他看来,短期融资券在发行和交易过程中暴露出的评级问题,将是制约中国公司债发展的一个障碍。

  目前发行的67只短期融资券中,只采用了两个信用级别:A-1+级和A-1级。也就是说,这67只债券都属于风险级别的范围。这在利率上的表现是,两者的利率差只有1个基点(一个基点为0.01个百分点)。

  此种评级结果显然会导致公司债市场的同构化,这在专业人士眼中是极不正常的。这是因为,每一位投资者对于风险的态度不尽相同——一些人喜欢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品种,另一些人则反之。目前中国市场提供的都是无差异产品,显然让投资者无法细分自己的投资方向,并将导致市场的流动性不足,从而影响市场的正常发展。

  据悉,央行正在制定有关规定,以让外资评级机构跻身中国公司债评级领域。


《财经时报》,中国人首选的经济周报!
全年定价:98元
电话订阅:010—87762866转8011、8017
网址订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