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晓群:斯威特不会倒下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2日 10:31 和讯网-证券市场周刊 | |||||||||
作者: 本刊记者 李明瑜/文 斯威特资金链风波的中心,是终极控制人严晓群。 面对斯威特集团成立以来最严重的资金、信誉危机,斯威特是否会就此倒下?严晓群如何拿出有力措施?旗下资产又将如何处置?2005年12月7日晚,严晓群接受了《证券市场周
《证券市场周刊》(下称《周刊》):斯威特遭遇资金流紧张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严晓群:在前几年的发展过程中,我们的扩张速度相对快,对企业的内控力不到位;宏观调控后,银行惜贷严重。 斯威特是投资控股类公司,本部的投资并不大,西安通邮一分钱贷款也没有,斯威特本部只有1亿元贷款。现在有一定的资金压力。只要我们采取一定措施,短缺现象就会得到较好解决。 《周刊》:上海科技被占用的资金拿去做什么了?用于持续收购了?欠债还钱,能还上吗?怎样还? 严晓群:不,我们没有用于收购小天鹅,也没有用于收购酒店。 我们能还上钱!我们的贷款都是有质押的,不是信用贷款。理论上讲,可以通过变卖资产还钱,因为质押的折扣率比较低。如果银行不需要我们还了,就可以质押在那,维持现状。 现在,公众关注的是我们如何还上海科技的款。在我们转让南京口岸时,充分考虑了这一点,肯定是双方对价的原则。我相信, 在中烟投资的协调下,肯定能妥善处理。 《周刊》:中烟投资为什么愿意接手南京口岸公司? 严晓群:我认为,中烟投资缺少一个进出口的口岸平台,它又认为南京口岸各方面业务开展得比较好,希望通过这次收购获取进出口人才、渠道甚至业务。这也是他们的公开说法。 中烟投资入主中国纺机后,对于口岸公司归还占用上海科技的资金肯定有一整套的解决方案,现在正向监管部门申报。斯威特也会做出承诺,如果上述资金占用中烟投资不能解决,那么斯威特也会解决。 我相信中烟投资收购南京口岸的决策是经过慎重考虑的。不管用现金,用资产,或者是部分现金加资产的方式清偿债务,还是把资产变卖成现金,这四种方式中任何一种都可解决资金占用问题。中烟投资肯定有一整套的方案。 《周刊》:中烟投资是财务投资公司,为什么需要进出口口岸?据我们所了解到的信息,它会用南京华美达酒店抵债还给上海科技,是这样的吗? 严晓群:正因为中烟投资没有实业公司,所以南京口岸对它来说显得非常重要,它也要向实业公司方向发展。买卖双方相互之间是互利平等的,如果是一家实业公司,反而不需要这样的平台了。 华美达酒店是南京口岸名下的资产,是否装入上海科技,取决于中烟投资的战略考虑,就是它是否保留酒店业。当然,这还取决于有关部门是否批准,一切以公告为准。 《周刊》:斯威特重组中国纺机时,曾承诺注入3亿元优质资产,为何后来没有注入? 严晓群:我们所承诺过的,装入资产的诚意和决心一直存在。今年,我们曾向董事会提交过两个资产注入方案。但是,注入资产是个复杂的过程,对注入资产的质量、注入后的效果都要经过细致讨论。这些预案中,有些是由于资料准备不充分,有些是董事会认为确定性不够,被否决了。 对于没有否决的议案,董事会提出了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解答,这些都有书面材料证明。这表明资产注入仍在进行中。只是没有获得董事会通过、实施。 至于注入什么样的资产,当然最好是注入同类型的资产,但这可遇不可求。我们的原则是,考虑注入资产的流动性以及未来预期的效益。这个资产处置,监管部门要同意,董事会要通过,独立董事要发表意见,财务部门要出具报告,这些工作仍在进行过程中。就在此时,发生了中国纺机的股权转让。 我们的态度是,如果中烟投资接手南京口岸股权顺利通过监管部门的审批,我们会要求中烟投资继续履行对中国纺机资产注入的承诺;如果重组没有通过,斯威特将继续履行承诺。 《周刊》:为什么中信集团会重组斯威特? 严晓群:斯威特经历风波,来自国内外的多家机构、资金都对我们表示出兴趣,包括中烟投资在内。国内的银行也反而关注我们了,这个现象很有意思。 这些机构、资金的投资态度比较理性,他们对斯威特资产情况,对斯威特投资成功与失败的案例都进行了分析,包括存量资产、负债、产业情况和未来可能产生效益,都进行了分析。但对我们而言,就是要选择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因此不排除斯威特将跟国内外实力机构进行战略合作。但到目前,谈判才刚刚开始。 《周刊》:与斯威特谈判的投资者看中了斯威特什么?斯威特的优良资产又有哪些? 严晓群:第一,斯威特有一批高素质人才。在IC设计领域,有一批专家;在芯片设计上,我们承担了11项国家863计划。我们已经开发出一批产品,比如银行交易系统,税控机的芯片,这些产品都代表了国内该领域的较高水平。以税控机为例,一旦推广将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 第二,就是在近几年的投资过程中,斯威特有意无意地积累了一批成本低的土地资源。我们所积累土地的账面价值,远大于负债,并且土地额很大。 第三,在传媒业投资的过程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可能没有获得经济效益,但我们积累了资源。比如在电视投资上,我们与中国卫星通讯公司合作,可以运作培训频道的项目,我们认为这个项目能产生较大效益。也是很多机构看好的亮点。 《周刊》:中国纺机已在转让过程中,那么斯威特旗下其他上市公司如何处置? 严晓群:我们会重点做好包括小天鹅、小鸭在内的洗衣机主业;在高科技领域,把芯片设计重点做好。其他的,电力投资、媒体投资,都适当收缩。 《周刊》:德隆、格林柯尔都是财务并购者,现在纷纷出现问题,那么,斯威特集团与他们有什么一致与不同? 严晓群:媒体总有习惯的思索方式,德隆后,大家讨论谁是德隆第二,顾雏军出来后,大家讨论谁是顾雏军第二。我认为,斯威特在发展过程中,有跟他们不一样的地方。自1992年斯威特成立以来,一直是个低调的公司,在实业发展上一步一步走过来,稳扎稳打,无非是这几年大家感觉到我们的发展速度快了些。 并且,在很多并购中,我们的现金流支出并不大。包括上海科技、中国纺机、小鸭、陕长岭。 我们为什么要并购一些别人看上去并不是特别好的资产?两个方面,一是我们以相对低的成本发展自己的产业,其次我们在国企改革中,自认为总结了一些经验,自信能解决在国企改制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尽管做得不是很好,但我们在尽最大努力。 《周刊》:作为4家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对于企业借道资本市场扩张,你现在有怎样的感受与经验? 严晓群:企业借道资本市场,是双刃剑,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如果是私人公司,自己吞下苦果也就罢了;但是,作为公众公司的大股东,不光是自己吞下苦果,也要为广大股东负责。于情、理、法,我们自问都是在把广大股东的利益放在重要的位置。失败了,就以100%的赔偿,获取百分之几十的利益。 斯威特在未来仍会通过资产市场做大规模,那时我们会更谨慎、更成熟。重要经验就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做事要量力而行,不能带有侥幸心理,那样会坏事的。 面对这一轮风波,我们要汲取经验教训,但是我坚信,我们不会倒下。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