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审视华伦集团重组四川金顶 效益缘何逐年下滑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8日 08:20  中国证券报

审视华伦集团重组四川金顶效益缘何逐年下滑

  记者 陈敏

  近年来,国内上市公司资产重组风起云涌,层出不穷。在印证了资产重组是证券市场永恒主题这条铁律的同时,我们看到这些年通过重组使上市公司做强做大的案例并不多。这就需要我们对资产重组的内涵进行审慎的思考。

  浙江民营企业华伦集团入主四川金顶(资讯 行情 论坛)两年来,从主观上讲,不管是重组方还是被重组方都希望通过引进机制、引进资金、技术,焕发国企活力,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将企业进一步做强做大。但实际上,重组的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未能达成统一。四川金顶的现状也许是国内千百家重组公司的一个缩影,通过对四川金顶的调查剖析,使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加深了对资产重组的再次审视。

  资产重组是要具备基本条件的。华伦集团是一家从事光纤及造纸的企业,而四川金顶是一家生产水泥的公司。不同行业间的收购兼并,从客观上讲,使重组方不可能准确把握该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无法站在行业发展前沿引领企业发展。从微观上讲,无法从技术、人才等方面对企业进行支持。

  这种“先天不足”使华伦集团入主四川金顶后处于进退两难境地。而相比之下,拉法基这家世界水泥巨头,近年之所以能在西南地区通过兼并收购迅猛发展,是与扬长避短、紧靠水泥主业,以及利用自身资金、技术、管理优势形成的具备重组基本条件的合力竞争分不开的。

  资产重组是要讲文化的。经济与文化相生相伴,资产重组也不例外,它需要与属地文化有机结合。华伦集团入主四川金顶两年来,目前的问题之一就是四川金顶管理层的异地文化与四川金顶众多员工的本土文化在磨合上始终难以形成有机统一。江浙人市场经济意识为主导的思维与四川人情感意识为主导的思维处在同一时空里,其碰撞自然是难免的。不少沿海企业家到西部地区投资后很有感叹:“在我们那里简单的事,为什么到西部变得如此难办?”企业家的话外之音,为什么民企好的机制、理念在西部地区被重组的国企里难以真正贯彻实施?

  也许拉法基通过在华10年的投资经验明白了这个道理:要尊重国情、尊重文化,欲速则不达。拉法基收购四川双马(资讯 行情 论坛)除加大对其主营投资外,对原管理层仅作微调,这与很多民企重组大换班不一样。这对于十分看重情感文化的中国西部地区来说,易于凝聚人心,易于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

  资产重组需要有战略眼光。华伦集团入主四川金顶前,拉法基已经进入四川市场,而且就在成都近郊有台湾亚东公司,在峨眉山市有峨胜公司。面对众多强大的竞争对手,华伦集团如何迎接挑战,是否有取胜的把握,不太明朗。如果重组的目的就是看中上市公司的壳资源和现金流而缺乏战略眼光的话,那么,不少机会就会丧失,要在竞争中取胜是困难的,要想使上市公司在重组后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样是困难的。

  回头看拉法基在西南的重组,战略目标很明确。从成都这座西部中心城市开花,而后向东收购重庆水泥厂,向北收购四川双马,向南通过控制香港瑞安建业公司,进而控制昆明水泥和开远水泥这两家云南最大的水泥厂。几年下来,目前已基本确立了在西南的霸主地位。

  资产重组是要讲效益的。资产重组的目的是通过资源整合,最终提高企业效益。前些年,国退民进,不少民营企业通过资产重组成为国企上市公司大股东,但几年运作下来,不少重组公司的效益并没有明确增长,反而不断下降。华伦集团入主四川金顶后的现状也不例外,金顶虽然产销两旺,但效益没有增长,反而逐年下滑。这与重组的初衷相悖,与广大投资者的意愿相悖。这种重组初衷与现实相悖的普遍现象,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 相关专题: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四川金顶吧 】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