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张卫星:对价本身无标准 股改不能抹煞历史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23日 16:41 新浪财经版权 ©

  11月23日下午两点,新浪财经邀请到张卫星和周梅森以及大众证券主编胡安强,做客新浪嘉宾聊天室,就股市及股改相关话题与广大网友进行探讨,以下为张卫星先生精彩观点:

  张卫星 : 这个问题多谈一下,周梅森老师连续几封信里面都有历史的清算,凯撒的归凯撒,人民的归人民,在我99年发现这个制度缺陷的时候,解决这个制度问题提出了一个设计的思想,其实就是周老师讲的凯撒的归凯撒,人民的归人民,就是非流通的股的归非流
通股,流通股的归流通股。我们可以看看中国的公司法是怎写的,可以看看招股说明书是怎么写的等等,有很多的案例和证据,这都是非常好的办法。而且这样也能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但是我们的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这个利益集团控制了很多的东西,不是某个人,是一个集团。我们这样一个社会现在不喜欢公开,我们的社会不喜欢公正,我们的社会更不喜欢公平。所以股改就出现了现在对价的说法,就要谈谈对价的问题。我是非常反对对价,但是大多数同志接纳了,我也只能接纳了。

  从股改一开始的时候,最开始的论证叫历史清算,我的方案大江南北所有的股民都知道。很多股民内心中认为最可能的,但是五、六年以后我发现遥不可及,修整力量阻力极其强大。后来谈了经济学的理论,后来我们提出了A股含权,这也是对的。A股含权和历史清算都有一个前提,是都可以算清楚的,历史清算都是帐上摆着呢,你上市15年的帐也不会销毁。因为在股市里面上市20年的资料必须保存,大家都能看得到。A股含权从哪天含的?到底含了多少权?也可以算清楚。不管用什么样的词汇,都是可以通过一个数学的、财务的方式先解决掉。我们把它算清楚,但是我们一个强大的利益集团它不愿意算清楚,他们不喜欢公平、不喜欢公正当然更不喜欢公开。

  所以在股改的第一天,出现了一个突破型的词汇,叫做对价。这个对价一下子成为2005年中国最流行的词汇。

  但是我只能告诉你,对价本身就是没标准的,为什么把A股含权和历史抹煞掉,因为那些都有标准,都可以算清楚只有对价没有标准。

股权分置的大讨论,1999年的第一篇文章开始啊,一直到2005年什么时候出现了对价这个词?这个理论经过论证了吗?没有,但是为什么中国
证监会
出现了这个词?糊弄流通股股东是本质,因为对价最好糊弄。对价这个词出来以后,对价就没有标准了。有一个股民问我,对股改的对价怎么没有标准?怎么样对价合理呢?当对价这个词成为股改的核心词汇的时候,标准就全没了。这个词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只有这样才有混乱,全部都解决了。

  股改算什么呢?我还想打这个比喻,如果看看1958年的大跃进时代,再反过来看看我们的股改,他们是何其相似,大跃进的时候追求什么样的目标?大跃进的时候追求一个目标,我们的钢产量什么时候能够超英赶美跟世界接轨,世界接轨58年的时候就要接轨,钢产量要和世界接轨啊,接轨倒没接轨,倒见鬼了。当时的标准之一是只看量不看质。老百姓拿铁陀子,什么指导都没有,出来就是钢。什么样的标准才算钢,都没有,烧了炉子就可以上。农民也上,政府干部也在上,全部都成了炼钢专家了。我告诉你,现在中国全部都成了股改专家了。政府、高官、国务院的人成了股改专家了。证监会全部都是股改专家,保健机构,一个个都是股改的天才、专家,然后非流通股大股东也是股改专家,祖国大江南北都是股改专家,这和1958年的大炼钢有什么区别?只看量不看质,股改的速度很快,明年就能全部完成,1958年大炼钢也很多,几千万吨的铁疙瘩就出来了,钢是钢吗?是真正的股改吗?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