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流动性不足被针砭 重塑T+0成券商的救命稻草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13日 11:38 《财经时报》

  T+0交易可增强股市的流动性。但因操作便捷,助长了市场投机行为。这正是证券监管部门目前实行T+1交易的初衷所在。但相应的,这使得中国股市牺牲了部分流动性,流动性不足,近些年来被屡屡针砭

  □本报记者 牛丽静

  老Q是资深股民,有着与中国股市历史一样长的股龄。在过去的两三年中,与其他深度套牢的投资者相比,他基本没亏损,算是胜利者。

  老Q极为留恋曾经的一些激情岁月。比如,彼时股票市场实行的是T+0交易制度。

  所谓“T+0交易”,是指投资者在当天买入的股票当天即可卖出,甚至一天可来回交易多次。目前,中国股票市场实行的是T+1交易制度,投资者买入的股票,次日方能卖出。

  通常而言,T+0可提高资金运作效率,增强股市的流动性。但由于操作便捷,也助长了市场上的一些投机行为。这正是中国证券监管部门此后采用T+1交易制度的初衷所在,因为,此举可打压市场投机行为。

  相应的,这也使得中国股票市场牺牲了部分流动性。陷入熊市五年来,中国股市流动性不足的弊端被屡屡针砭。

  即将于2006年1月1日正式实施、经修订的《证券法》,为T+0、做市商、融资融券等制度预留了空间。其中,前两项均有助于提高股市的流动性。相比较而言,三者中又属T+0交易最易被实现,因此,这项制度更被业界热论,甚至激发了证券公司及投资者对未来盈利的想像。

  券商的救命稻草

  T+0和T+1交易制度是对股市流动性的一种调控方式。在中国股市15年历史中,这两种交易方式曾反复出现。

  1992年5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在取消涨跌幅限制后实行T+0交易;1993年11月,深圳证券交易所也从T+1转为T+0;1995年,沪深两市的A股和基金交易由T+0改回T+1,并一直沿用至今。

  2001年2月始,沪深B股市场对内地投资者开放,同时对参与B股市场的内地投资者执行T+0交易方式。A股和B股执行两种不同的交易制度,引起A股投资者的极大不满。10个月后,沪深两市B股T+0交易草草收场,调整为T+1。

  自2001年以来,中国股市陷入“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熊市,恢复T+0交易以增强股票市场流动性的呼声渐起。

  期间,因新股发行多次被中断,加剧了券商对经纪业务的依赖。

  2002年至2004年,券商的经纪业务收入比重逐年递增。2004年,券商收入排行榜前20名中,除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经纪业务收入占比低于50%外,其余均在90%以上。

  眼看着很多券商现在接二连三地因各种问题被关闭、托管或重组,在市场中残喘的券商普遍认为,恢复T+0是最为现实的自救方式。因为T+0交易必然会提高投资者的交易频率,相应的,这将增加券商的佣金收入。

  机构散户之辩

  在一位投资者看来,目前,中国股市的怪现象就是投资者见利好就跑。

  “有的利好像是画饼充饥,其实,中国股市必须要有些实惠的东西才能兴旺。”他认为,恢复T+0是实质利好,尤其对散户投资者而言,好处更大。

  持他这种观点的散户投资者还不在少数。国内一家门户网站的调查显示,有97.92%的人认为应当恢复T+0交易,93.88%的人认为T+0交易能挽救当前低迷的股市。

  T+0最大的好处就是提高市场的流动性,尤其是对散户投资者而言,优势更为明显。因为,相对机构投资者,散户投资者手中可掌控的资金有限,T+0交易一旦实施,将增加散户投资者的腾挪空间。

  坊间亦有不少反对T+0交易者。他们担心市场会重现过度投机。因而,在上述网络调查中,多数人认为恢复T+0后,要加强相关的立法及监管。

  在一些业界专家看来,诸如T+0或做市商制度都是增加股票市场流动性的手段,要想真正恢复投资者已经陷入冰点的信心,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才是根本。

  观点链接 解析市场结构比看点位更重要

  在对1993年以来同时在内地和香港两地上市的上市公司股价做比较后可以发现,A股对H股的相对溢价自2001年以来,已从600%下降到了15%以下。在建信恒久价值基金拟任基金经理吴剑飞看来,如果考虑

股权分置改革的含权影响,目前A股已与H股估值基本接轨甚至局部低估。来自国际市场的估值压力已非压制A股市场的根本因素。

  对于未来的市场走势,吴剑飞认为,A股市场正处于转轨期和转折期,结合股权分置改革因素,相当一部分股票的估值水平已开始进入偏低状态,一部分股票开始具备较高的中长期投资价值。这实际上也为其执掌的建信恒久价值股票型基金建仓提供了较好时机。

  对于在目前点位是否为投资者介入的时机,吴剑飞认为,投资者须辩证地看一个市场的指数点位,在某种程度上,解析市场的结构远比看市场的点位更为重要。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财经时报》,中国人首选的经济周报!
全年定价:98元
电话订阅:010—87762866转8011、8017
网址订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