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风云) 千一:政策底还是市场底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5日 10:59 中国证券报 | |||||||||
文/记者李宇深圳报道 1100点,这既是本周的收盘点位,也显然成为市场一根十分敏感的“神经”。该防线前期失守后,本周利好频出,千一失而复得,得而复失,最终失又再得。千一为何如此重要,这究竟是多空博弈的市场底,还是政策与市场博弈的政策底?
政策锦囊力挽“危局” 政策面的动向本周再度被市场关注。自从上周沪综指连破半年线和1100点两道关口并下探1067点后,市场对于行情发展的担忧可谓阴霾笼罩。不过观察人士也注意到,近来处于真空期的政策面也正是在此时开始活跃的。上周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提出“股改积极稳妥推进”、“重点强化对改革推动机制的统一组织”的讲话,以及深交所总经理张育军发出的“股改对价水平应有所提高”的言论,就已经反映出政策面对于目前市场的态度,本周更加密集的政策利好更加印证了市场人士对于千一政策含义的判断。 周三,国务院批转的证监会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出台,26条举措正本清源,力图从根本上夯实市场发展的根基。控股股东已侵占上市公司资金必须在2006年底前偿还完毕、探索规范激励机制、支持优质企业上市融资等措施,被认为是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和增强资本市场吸引力的有效举措,对市场构成长期利好。此前一日,央行官员表示将恢复证券公司一般融资者的法律地位,适时推出证券信用交易,为银行资金合规入市创造条件;银监会官员也表示将加大信贷资金支持证券市场的力度,并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强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互动机制的研究,市场长期资金供应渠道由此拓展。同样在周三,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李青原表示,近期不会开始发行新股,市场关于新老划断的担忧也随即缓解。多项利好众箭齐发,大盘最终将1100点收入囊中。 与此同时,产业政策也为行情发展推波助澜。国务院六部委宣布启动循环经济试点,四家上市公司榜上有名,贵糖股份、广东甘化、亚泰集团等试点企业周三开盘迅速涨停,并带动了相关板块的活跃。另一波较为汹涌的做多浪潮出自国家资源价格改革的推动,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表示,将全面推进水价改革、积极推进电价改革以及完善石油天然气定价机制,对于相关板块也构成利好刺激。 市场人士认为,政策面利好频出,部分程度上反映了管理层对于千一的敏感态度,因为在此之下真正的技术支撑已显单薄,失守之后直接威胁到千点的安全。另外从顺利推进股改来看,如果沪综指重回千点,虽然不能由此判断股改的成功与否,但是对市场信心将形成一定负面影响。 “石化系”领舞大盘 在大盘政策面利好出台前夕,中国石化及其旗下公司的良好表现已经为本周一的“开门红”立下头功。中国石化在本周四正式启动了整合旗下上市公司的行动,据市场预测,拟以约70多亿港元收购镇海炼化,此举激发了市场的想象空间。周一以来,石化系的强势表现正是这一预期的提前反映,这也成为本周行情发展的重要脉络。 周一中国石油整合旗下三家公司的消息获证实后,情况类似的中国石化被认为其整合旗下上市公司的步伐也已迫近,该股随即走出了两个月以来未有过的四连阳走势,周涨幅达到6.32%。招商证券高级分析师黄顺祥认为,由于整合可能有助于确保公司未来业绩的增长,进一步提高公司价值,同时也可回避旗下公司的对价支付,应该是一个利好消息。深圳投资者也反映,作为A股市场的定海神针,管理层会充分考虑到整合对市场的巨大影响,最终出炉的方案应该对流通股股东有利,因此纷纷以利好视之。如果对A股上市公司的整合如期而至,直接受益的则是中国石化旗下的上市公司,市场资金由此展开了一场寻宝游戏,部分采取回购整合可能性较大的公司成为资金追逐对象。盘面显示,中国石化控股程度较高的石炼化本周最高涨幅达到26.6%,仪征化纤最高涨幅达到24%,齐鲁石化最高涨幅达到18%,扬子石化、上海石化等也均有不俗表现。石化板块由此成为本周最为抢眼的亮点,最高整体涨幅一度达到9.7%,截至昨日收盘的周涨幅也达到6.8%。特别是在本周股指回落的两个交易日,石化股逆市走强,成为力挺大盘的中坚力量。 市场底是否浮现 政策底或隐或现,但投资者更加关心的是市场底究竟在哪里。“市场的底部无疑应该是估值的底部,但是对‘估值’底的判断却仍是一个难解的谜团。”分析人士这样认为,此前有关蓝筹股估值见底的说法已经不绝于耳。 资料显示,如果考虑对价因素,目前蓝筹股的整体估值相比国际市场平均估值水平还有大约10%左右的上升空间。从几大指标股来看,中国石化、招商银行、G长电的市盈率水平已经与国际成熟资本市场同类公司的估值水平相当,更有业内人士认为,G宝钢作为高端板材的龙头企业,其动态市盈率已明显低于国际市场钢铁股的平均估值。市场人士指出,几大指标股逼近估值的安全边界,显示市场底部已经不远,在指标股稳定的前提下,市场也难有大的跌幅。 不过对于蓝筹股估值的判断也有不同看法。招商证券高级分析师黄顺祥认为,虽然目前不少蓝筹股估值较低,但是如果考虑到业绩下滑的趋势,一些蓝筹股的估值存在高估可能。“对于蓝筹股估值的判断还需要区别看待。”黄顺祥说。 实际上,本周出炉的国家信息行业展望报告显示,2006年行业发展国内环境偏紧,工业行业效益整体上将趋于下滑。黄顺祥认为,今年第三季度实际上还处于业绩下滑的起步阶段,一些周期性行业的蓝筹股目前业绩处于高位,据此计算的估值水平可能偏低,但是由于业绩有继续下滑趋势,估值水平也就自然会升高,这些周期性个股对于机构资金来说,目前显然还不是介入的最佳时机。有市场人士指出,真正的“估值”底或许在业绩下滑见底、“十一五”规划正式启动之后,届时新老划断的预期可能也已经充分消化,加之新股发行将吸引增量资金入市,市场底部也就水到渠成。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