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卖身”还是死亡 基金公司日子难熬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5日 10:32 中国证券报

  记者徐国杰 上海报道

  继摩根、美林等巨头布局内地基金业后,意大利伦巴第银行,美国独立资产管理公司——诺德·安博特公司等一些在中国市场知名度不高的外资机构,近期也纷纷涌入中国基金市场淘金,并直奔相对控股而来。除此之外,国内一些特大型企业集团也开始将收购视线投向了基金业。这对于目前一些没有雄厚股东背景,业绩平平,期待合资的小基金公司不啻是
个福音。曾有业内人士断言,在渠道和客户双重流失的挤压下,等待这些公司的只有两种命运,要么坐以待毙,要么“带枪投靠”。在证券市场没有大起色的背景下,基金市场的新一轮洗牌在所难免。

  外资胃口越来越大

  基金业目前面临的窘境并没有吓退那些

持币待购者。今年以来,许多中外合资基金公司的外方股东纷纷提高持股比例,有的公司还进行了增资扩股。

  根据2002年7月1日起实施的《外资参股基金管理公司设立规则》第八条规定,“外资持股比例或者在外资参股的基金管理公司中拥有的权益比例,累计(包括直接持有和间接持有)不超过33%,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三年内,该比例不超过49%”。到今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已满三年,根据上述规定,基金公司外资持股比例可以突破33%,达到49%的上限。

  随着法规的放开,新成立的合资基金公司在股权结构设置上大都是一步到位,股本结构也比较简单,多为两家股东,51:49的股权结构。几天前刚刚获准设立的汇丰晋信基金公司,汇丰在基金公司的持股达到了49%的上限。

  较早时间成立的中外合资基金公司的外方股东则在近期纷纷提高了持股比例。国投瑞银、景顺

长城、上投摩根、友邦华泰等基金公司外方股东都纷纷将持股比例提高到49%的上限。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景顺长城和友邦华泰的外方股东还因此与中方股东同持49%股份,成为公司的并列第一大股东。虽然景顺和友邦还未实际控股该公司,但第一大股东的地位已使他们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中外双方在基金公司内原有的格局,随着外方股权的上升开始被打破。外方在董事会中的地位得到加强,也加强了它们的发言欲。

  “我感觉现在他们(中外方高管)的关系很微妙,”一家外方正准备提高持股比例的基金公司员工告诉记者,中方股东背景雄厚,不是省油的灯,而外方意欲将基金公司纳入外方的全球体系中。

  有个小插曲或许能反映出合资基金中外双方间一些微妙态势。日前,一家合资基金公司准备组织员工外出游玩,在中方看来,这有利于企业文化建设。出于控制成本的考虑,还决定帐篷住宿,公司开车。但结果外方否决了这一提议,理由是压缩开支,保护股东利益。这在该公司内部引起了不小的反响。“老外也不一定就控制到这种程度,但老外想施加自身的影响力,而且双方在理念上的差异,的确造成了隔阂。”业内人士分析道。

  老外想掌控公司,而中方股东也没有理由放弃,合资基金的一场裂变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指日可待。

  很显然,更多的外资对未来仍有期待。在继续探路合资公司的同时,独立控股的想法仍是不少国际金融巨头的首选,尤其是一线的资产管理机构。一些跃跃欲试地进入中国的外资机构毫不掩饰地亮出了他们的底牌:非控股不谈。虽然外资在基金公司的持股目前仍受制于49%的比例限制,但可以通过合理设置股权结构,使外方成为相对控股股东。

  消息人士透露,目前正在筹建的中欧基金公司和诺德基金公司等几家合资基金的股权结构便可能会设计成外方“一股独大”模式。外方持49%股份,剩余股份由中方瓜分,这样外方便成为第一大股东,实现相对控股。一家合资基金公司人士表示,外方进入中国基金市场,谋求控制权是分阶段来实现的,外方拿到控股权的时间点取决于中外双方的谈判,这一方面说明中国基金市场在经历了一轮合资基金热潮以及法规进一步开放的背景下,目前外资提高了谈判的筹码,有了更多的主动权。虽然这种外资相对控股的模式能否最终获得监管部门认可尚不得而知,但这种苗头无论是对于已进入市场中的先行者,还是观望者都是一种鼓励。

  小基金公司无奈“卖身”

  除了一向对中国市场充满兴趣的外资外,现阶段另外一个引人瞩目的动向是国内一些大型企业也起了收购基金公司的念头。消息人士透露,有一家中字头的特大型国企正在与一家小基金公司股东接触,据透露,第一步该集团计划先行参股,成为二股东,介入公司实际运营中,第二步再视协议和当时市场情况,考虑直接控股。

  从时间上来看,一批股东背景平平、业绩平平的小基金公司成立至今,资本金已消耗殆尽,旗下基金规模持续缩水,在渠道和客户的双重流失压力下,不改换门庭已是难以为继。有家小基金公司高管毫不掩饰对强势背景的渴望:“他们的网络资源和强大的公司背景对基金公司发展都极为有利,我们当然希望能有强势股东。”

  事实上,不光是小基金公司面临窘境,基金业整体在金融生物链上的地位也已经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有一个细节很能说明基金业在生物链上的变迁。在基金业开始发行开放式基金之初,基金与主代销渠道——银行之间,基金公司明显处于强势地位,出外开会,基金公司代表到达机场后,多是由当地银行派车前来接送,甚至还有银行出钱替基金公司在各大媒体刊登广告,宣传基金产品;发行基金时更是动用行政命令,给各个分行下达发行指标,经常出现员工自掏腰包以凑足首发份额;有时对于完成任务不理想的分行,还会在全行内予以通报。这一切在现在的基金公司看来无异是天方夜谭。

  现在的基金业仰人鼻息,回馈代销渠道的花样也弄得五花八门,别出心裁。如奖励渠道的出境游,“卖到500万就能欧洲游”。虽然近来基金公司生存境遇普遍不佳,许多公司都已暂停出境游,但仍有公司舍得在渠道建设上投入重金。有的还以抽奖等名义,向渠道送出轿车等各类奖品。

  站到生死悬崖边上

  虽然基金公司想方设法提升规模,但从整体上看,扣除新发基金和货币基金因素,基金业资产规模仍在持续缩水。

  今年以来,一些业绩表现不佳的基金被持续赎回,规模一降再降,有的基金在三季度的赎回率高达66%。几只债券基金的规模更是堪忧,统计显示,份额最少的前五只基金中有四只是债券型基金。现在,已经出现了仅有1.04亿份的

股票基金和逼近5000万份的债券基金;规模在1、2亿间的股票和混合型基金已有约10只,如果这一态势得不到扭转,这些基金的生存状况堪忧。

  更值得基金管理人注意的是,与以往“净值越低、规模越稳定”不同,有些净值仍处于低位的基金一样遭到投资者的赎回,当然其中不排除一些波段操作的资金。但投资者这种不计损失的赎回更值得引起警惕。在基金业绩得不到有效改善的情况下,继续遭到投资人的赎回,规模直线下降并不是没有可能的。此外更可怕的一点是,在这个基础上还有部分基金在整个三季度几乎没有资金进行申购,呈现一边倒的赎回。这背后的原因更值得基金业认真思索,是不是已经丧失了投资者的信任,这才是基金业真正的大忌。

  规模的变化使基金公司之间的贫富分化进一步扩大,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管理资产最少的基金公司旗下只有3亿多资金,而大型基金公司管理资产都在300—400亿。统计还显示,披露季报的43家基金公司中,有29家基金公司出现规模缩水,多则缩水6、7亿,少的也有数千万。有的基金公司开业几年来,管理资产仍徘徊在10亿以下,这种在规模上鲜明的对比一方面强化了大公司的品牌效应,一方面凸显了小公司的生存危机。

  有基金公司总经理放言,现在基金业已经进入了内资、合资和银行系的“三国时代”。如果算上以后的保险系基金,显而易见,没有强劲股东背景的小基金公司的生存空间面临进一步的挤压。求新图变自然将成为他们未来几年发展的关键词。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