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聚焦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提高上市公司质量需过“五关”股权分置改革关扩容关扶优罚劣关投资行为转变关监管关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3日 07:57 海南新闻网-海南日报

  据新华社信息(记者张旭东)一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话,对发展股市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建言。但要将其贯彻落实好,却着实不易。具体实践中要把握准关键之处,并需经受以下五个“关口”考验。

  “股权分置改革关”

  股权分置改革作为制度变革,是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基础性工作。目前这项改革正向纵深推进,几百家上市公司已出台股改方案。按照管理部门“将力争在一个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基本上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精神,股市中几乎所有上市公司都要进行这场变革。这对上市公司来说,目前可谓头等大事。上市公司不仅要制定股权分置改革方案,而且还要花大气力同投资者、相关部门进行协调沟通。而改革中出现的一些“对价博弈”“炒做权证”等问题,也不得不令有关部门多加琢磨。妥善协调与股权分置改革的关系,这是当前要“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所正视的第一关。

  “扩容关”

  在股市上,一般投资者均把增发新股视为“洪水猛兽”。有些人简单地认为,增发新股就是向股市“开闸”放水,股市扩容会稀释资金。其实自2004年6月份开始,证监会就基本停止了新股发行,特别是启动

股权分置改革后,国内市场上不再见新股身影。但证监会同时声明“根据股权分置改革进程和市场整体情况,择机实行新老划断,新股发行即为全流通”,这意味着“恢复新股发行”是迟早的事。市场上也老有人拿这“说事儿”,制造股市下跌恐慌。其实,新股不发行,市场便失去了新产品带来的投资机会;没有质地优良的新公司入场,市场中公司整体质量就得不到提高。一个充斥“烂白菜”的市场,是吸引不到真正买家的。

  “扶优罚劣关”

  业内普遍认为,我国现有1300多家上市公司中相当一部分公司缺乏投资价值,这也是导致股市近年低迷的根本原因。不少公司在过去特定历史条件下“包装”上市,内部治理结构不健全,目的只为“圈钱”。要想使市场恢复生机,必须要在市场形成一个“良币驱劣币”的局面。但如何集中优势资源向好的上市公司倾斜,又如何淘汰已不适合在市场上存在的劣质公司,建立起畅通退市机制,这值得政府有关部门细加思量。

  “监管关”

  对市场观念而言,在市场投机风气很浓的前几年,一提起“加强监管”“加强规范”,市场便会下跌,一些市场人士遂将股市下跌误归咎于“监管”,这种认识显然是“本末倒置”。打击操纵市场行为,强化监管实属利好举措。但近年来,投资者又对市场监管滞后颇多微词。对监管部门而言,一方面要提高事前监管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要消除“投鼠忌器”心理,避免因顾虑太多而不敢监管,甚至不去监管的行为。

  “投资行为转变关”

  经过4年来股市暴跌,投资者叫苦不迭,其投资行为也被迫由“跟庄投机”转向“价值投资”,但在心理上还不免受“风吹草动”的影响。要将这种“价值投资”的正确行为观念转为自觉行动,仍需时日。对市场各主体而言,有关部门要更多地推出基金等

理财新产品,券商要根除违规大肆运作“保底”式的委托理财行为,上市公司要将分红作为对投资者的主要回报之一。唯有多管齐下,市场的投资行为才会得以彻底转变。

  作者:张旭东

  (来源:海南日报)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